;甘
拼音注音 : Fǔ Bā
別名 : 鍋炙(《藥性考》) 出處 : 《綱目拾遺》 來源 : 為煮豆?jié){時鍋底所結之焦巴。 功能主治 : 治翻胃,痢疾,血虛淋濁,腸風下血,血風瘡。①《藥性考》:"開胃,消滯,逐積。"②《綱目拾遺》:"治淋濁,補血。"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入散劑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 復方 : ①治翻胃:豆腐鍋巴,黃色者佳,炒研末,每服三錢,沙糖湯調(diào)服,白湯下。(《神方珍記》)②治痢疾:陳冬米(炒)、豆腐鍋巴,二味各等分為細末,空心白湯調(diào)服二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Fǔ Bā 別名 : 鍋炙、豆腐鍋巴。 英文名 : bean curd crust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煮豆?jié){時鍋底所結之焦巴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lycine max(L.) Merr. [Phaseolus max L.]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全國廣泛栽培。 原形態(tài) : 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60-180cm。莖粗壯,密生褐色長硬毛。葉柄長,密生黃色長硬毛;托葉小,披針形;三出復葉 歸經(jīng) : 胃經(jīng) 性味 : 苦;甘 功能主治 : 健胃消帶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研末 復方 : ①治翻胃:豆腐鍋巴,黃色者佳 各家論述 : 1.《藥性考》:開胃,消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471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腐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