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涼,F,中藥,芙蓉花" />
拼音注音 : Fú Rónɡ Huā
功能主治 : 對于一切瘡癰腫毒、乳癰等癥,初起外用,能消腫止痛;已成者內服,有排膿之功。有可治肺癰,單用鮮花一至二兩(干花減半),水煎,加冰糖五錢沖服,也可配合魚腥草同用。芙蓉花還能涼血清熱,可配蓮蓬殼,用治血熱崩漏。此外,亦可用治水火燙傷,研末,用蜂蜜或麻油調服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Fú Rónɡ Huā
別名 : 拒霜花 出處 : 本品始載于《本草圖經》,原名"地芙蓉"。李時珍曰:"木芙蓉處處有之,插條即生,小木也。其干叢生如荊,高者丈許。其葉大如桐,有五尖及七尖者,冬調夏茂。秋半始著花,花類牡丹、芍藥,有紅者、白者、黃者、千葉者,最耐寒而不落,不結實。"《植物名實圖考》載:"木芙蓉即拒霜花。"根據此記述的形態(tài)特征,并對照其附圖,其原植物與今錦葵科木芙蓉一致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ibiscus mutabilis L.采收和儲藏:8-10月采摘初開放的花朵,曬干或烘干。 生境分布 : 原產于我國湖南,現(xiàn)華東、中南、西南及遼寧、河北、陜西、臺灣等地有栽培。 原形態(tài) : 木芙蓉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2-5m。小枝、葉柄 栽培 : 1.生物學特性:喜陽光充足及溫暖濕潤氣候 性狀 : 性狀鑒別 花呈不規(guī)則圓柱形 化學成分 : 花含黃酮甙和花色甙(anthocyanin),前者有異槲皮甙(isoquercitrin) 炮制 : 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及梗 歸經 : 肺 性味 : 辛 注意 : 虛寒患者及孕婦禁服。1.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“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9-15g 復方 : 《綱目》云:“此花艷如荷花,故有芙蓉、木蓮之名,八、九月始開,故名拒霜。生于陸,故曰地芙蓉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472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