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Fēnɡ Jiāo
來源 : 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。
性狀 : 呈黃褐色或黑褐色,具粘性,有芳香氣味。
性味 : 辛、溫。
功能主治 : 軟化角化組織、止痛。用于雞眼、胼胝、尋常疣。
用法用量 : 外用適量,涂敷患處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Fēnɡ Jiāo
出處 : 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
來源 : 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所分泌的黃褐色或黑褐色的粘性物質(zhì)。在暖和季節(jié)每隔十天左右開箱檢查蜂群時(shí)刮取,刮取后緊捏成球形,包上一層蠟紙。放入塑料紙袋內(nèi),置涼爽處收藏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含樹脂約50~60%,蜂蠟30%,芳香揮發(fā)油10%和一些花粉等夾雜物。
功能主治 : ①《中華皮膚科雜志》:"治雞眼、肼胝、跖疣和尋常疣。"②《東北動(dòng)物藥》:"治惡性腫瘤和創(chuàng)傷有效。"③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:"保護(hù)肉芽組織,利于傷口愈合,對皸裂亦有療效。"
復(fù)方 : 治雞眼:蜂膠適量。先將患部用熱水浸泡,并以刀片削去表層病變組織,然后將一小塊比病變范圍稍大的小餅狀蜂膠緊貼患處,用膠布或潔凈布條數(shù)層固定。約六、七天后雞眼從它的穴窩中自行脫落,此后還需再貼上藥六、七天,待患處皮膚長好為止。(《中華皮膚科雜志》(4):240~241,1959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Fēnɡ Jiāo
英文名 : Propolis
出處 : 出自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蜜蜂科動(dòng)物中華蜜蜂等修補(bǔ)蜂巢所分泌的黃褐色或黑褐色的粘性物質(zhì)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pis cerana Fabr采收和儲(chǔ)藏:在暖和季節(jié)每隔10天左右開箱檢查蜂群時(shí)刮取,刮取后緊捏成球形,包上一層蠟紙,放入塑料紙袋內(nèi),置涼爽處收藏。
生境分布 : 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養(yǎng)殖。
原形態(tài) : 1.中華蜜蜂,蜂群由工蜂、蜂王及雄蜂組成。工蜂全體被黃褐色毛。頭略呈三角形。胸部3節(jié)。翅2對,膜質(zhì)透明。足3對,有采集花粉的構(gòu)造。腹部圓錐狀,有毒腺和螫針。腹下有蠟板4 對,內(nèi)有蠟腺,分泌蠟質(zhì)。蜂王體最大,翅短小,腹部特長,生殖器發(fā)達(dá),專營生殖產(chǎn)卵。雄蜂較工蜂稍大,頭呈球形,尾無毒腺和螫針,足上無采貯花粉構(gòu)造,腹無蠟板及蠟腺。2.意大利蜜蜂,體似中華蜜蜂,但較之為大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,本品為樹脂狀團(tuán)塊,黃褐色或灰褐色,具芳香氣味,有粘住,低溫下變硬、變脆,加熱可熔化。易溶于丙酮、苯、20%氫氧化鈉溶液及乙醇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蜂膠含樹脂約50%-60%,蜂蠟30%芳香揮發(fā)油10%和一些花粉等夾雜物。主要有黃酮類、酚類、內(nèi)酯、香豆精類、醛、酮、甾類化合物,還含有維生素B1、煙酸、維生素A原和多種氨基酸、糖、多糖等,及必需元素34種:氧、碳、氫、鈣、磷、氮、鉀、硫、鈉、氯、鎂、鐵、鈷、銅、鉬、氟、鋁、錫、硅、砷、硒、鈦、釩、鉻、鎳、鋇、鋯、銻、鎘、銀、鉛、鍶等。楊樹型蜂膠含黃酮有:白楊素(chrysin),楊芽素(tectochrysin),山姜英杰酮醇(izalpinin)等;樺樹型蜂膠含有:苯甲酸(benzoic acid),對-羥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 acid),對-甲氧基苯甲酸(anisic acid),對-香豆酸(p-counaric acid),北美喬松黃烷酮(pinostrobin),櫻花素(sakuranetin0,5-羥基-4,7-二甲氧基二氫黃酮(5-hydroxy-4,7-dimethoxydihydroflavone),5-羥基-4,7-二甲氧基黃酮(5-hydroxy-4,7-dimethoxydihydroflavone),芹菜素(apigenin),刺槐素(acacetin),山柰素(kaempferide),鼠李檸檬素(rhamnocitrin),3,5-二羥基-4-7-二甲氧基黃酮(3,5-dihydroxy-4,7-dimethoxyflavone),岳樺素(ermanin),4,5,7-三羥基-6-甲氧基黃酮(4,5,7-trihydroxy-6-methoxyflavone),柳穿魚素(pectolinarigenin),樺木酚(betuletol),5,7-二羥基-3,4,6-三甲氧基黃酮(5,7-dihydroxy-3,4,6-trimethoxyflavone),異鼠李素(isorhamnetin),3-甲基鼠李素(rhamnazin),山柰酚(kaempferol),乙酰氧基-a-樺木烯醇(acetoxy-a-betulanol)等。蜂膠還含對-香豆醇苯甲酸酯(p-coumaryl alcohol benzoate),高良姜素(galangin),咖啡酸酯,咖啡酸(caffeic acid),肉桂酸(cinnamic acid),姜黃素(curcumin),槲皮素(quercetin),生松黃烷酮(pinocembrin)等。蘇聯(lián)蜂膠含揮發(fā)油:α樺木烯醇(α-betulenol),α-甜沒藥萜醇(α-bisabolol),苯甲醇(benzyl alcohol),2,5-二甲氧基苯甲醇(2,5-dimethoxybenzyl alcohol),肉桂醇(cinnamyl alcohlo),樺柏醇(coniferol),苯甲醛(benzaldehyde),鄰-香豆醛(o-coumaric aldehyde),松柏醛(coniferyl aldehyde),苯甲酸,茴香酸(anisic acid),水楊酸甲酯(methyl salicylate),環(huán)已醇苯酸酯(cyclohexanol benzoate),環(huán)已二醇苯酸酯,松柏醇苯酸酯(coniferol benzoate),異香草醛(isovanillin),對-香豆醇香草酸酯(ρ-coumaryl alcohol vanillinate),萘(naphthalene),苯乙烯醚(vinyphenyl ether), 對-甲氧基苯乙烯醚(ρmethoxyphenylethylene)。
歸經(jīng) : 肝;脾經(jīng)
性味 : 味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 : 潤膚生?。幌字雇?。主胃潰瘍;口腔潰瘍;宮頸糜爛;帶狀皰疹;牛皮屑;銀屑??;皮膚裂痛;雞眼;燒燙傷
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,制成酊劑或軟膏涂敷。內(nèi)服:制成片劑或醇浸液,1-2g。
復(fù)方 : 治雞眼: 蜂膠適量。先將患部用熱水浸泡,并以刀片削去表層病變組織,然后將一小塊比病變范圍稍大的小餅狀蜂膠緊貼患處,用膠布或潔凈布條數(shù)層固定。約六、七天后雞眼從它的穴窩中自行脫落,此后還需再貼上藥六、七天,待患處皮膚長好為止。〔《中華皮膚科雜志》(4):240~241,1959〕
各家論述 : 1.《中華皮膚科雜志》:治雞眼、胼胝、疣和尋常疣。2.《東北動(dòng)物藥》:治惡性腫瘤和創(chuàng)傷有效。3.江西《中草藥學(xué)》:保護(hù)肉芽組織,利于傷口愈合,對皸裂亦有療效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476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蜂糖罐
下一篇: 蜂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