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Fēnɡ Là
英文名 : CERA FLAVA
來源 : 本品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分泌的蠟。將蜂巢置水中加熱,濾過,冷凝取蠟或再精制而成。
性狀 : 本品為不規(guī)則團塊,大小不一。呈黃色、淡黃棕色或黃白色,不透明或微透明,表面光滑 貯藏 : 置陰涼處,防熱。 炮制 : 用時熔化,澄清,除去雜質(zhì)。 性味 : 甘,微溫。 功能主治 : 收澀,斂瘡,生肌,止痛。外用于潰瘍不斂,臁瘡糜爛,創(chuàng)傷,燒、燙傷。 用法用量 : 外用適量,熔化敷患處;常作成藥賦型劑及油膏基質(zhì)。 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 拼音注音 : Fēnɡ Là 別名 : 蜜蠟、蠟、蜜跖、黃蠟、白蠟、黃占 英文名 : honey-wax 出處 : 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;1.《別錄》:白蠟,生武都山谷。生于密房木石間。2.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此蜜蠟爾,生于蜜中,故謂蜜蠟。蜂皆先以此為蜜ZHU、煎蜜亦得之,初時極香軟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蜜蜂科動物中華蜜蜂等分泌的蠟質(zhì),經(jīng)人工精制而成的塊狀物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pis cerana Fabr.采收和儲藏:春、秋季,將取去蜂蜜后的蜂巢,入水鍋中加熱熔化,除去上層泡沫雜質(zhì),趁熱過濾,放冷,蜂蠟即凝結(jié)成塊,浮于水面,取出,即為黃蠟。黃蠟丙經(jīng)熬煉、脫色等加工過程,即成蜂蠟。 生境分布 : 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養(yǎng)殖。 原形態(tài) : 1.中華蜜蜂,蜂群由工蜂、蜂王及雄蜂組成。工蜂全體被黃褐色毛。頭略呈三角形 性狀 : 1.黃蠟(《金匱要略》)又名:黃占(《種福堂公選良方》)。多為不規(guī)則的塊狀 化學(xué)成分 : 1.蜂蠟(蜜蠟)主要成分可分為4大類,即酯類 藥理作用 : 1.活性氨清除作用 歸經(jīng) : 脾 性味 : 味甘;淡 功能主治 : 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溶化和服,5-10g;或入丸劑。外用:適量,溶化調(diào)敷。 復(fù)方 : ①治赤白痢,少腹痛不可忍,后重,或面青手足俱變者:黃蠟三錢,阿膠三錢。同溶 化,入黃連末五錢,攪勻 各家論述 : 1.《綱目》:蜜之氣味俱厚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477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蜂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