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Fēi é Qī
別名 : 飛蛾七、巖風(fēng)七、老虎香、狗尾升麻、雨點草、血經(jīng)草、石黃草、石筍一枝花
英文名 : 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
出處 : 始載于《藥學(xué)學(xué)報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毛茛科植物小果唐松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halictrum microgynum Lecoyer ex Oliv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凈,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-2800m的山地林下、草地或巖石邊陰濕處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。
原形態(tài) : 小果唐松草,多處生草本,高20-42cm。全株無毛。根狀莖短,須根上有倒圓錐形小塊根。莖直立,上部分枝。葉互生;葉柄長8-15cm;葉為二至三回三出復(fù)葉;葉片長10-15cm;小葉薄草質(zhì),有長柄;楔狀倒卵形、菱形或卵形,長2-9.5cm,寬1.5-4.8cm,3淺裂,邊緣有粗圓齒,葉脈平,不明顯?;ㄐ蛩茝?fù)傘形狀;苞片近匙形,長約1.5mm;花兩性,花梗絲狀,長達1.5cm;萼片4,花瓣狀,狹橢圓形,長約1.5mm,白色,早落;花瓣無;雄蕊多數(shù),長3.5-6.5mm,花絲上部比花藥寬,下部絲狀,花藥長圓形,長約1mm,先端有短尖;心皮6-15,有細(xì)柄,柱頭小,幾無花柱,瘦果狹橢圓形,長約1.8mm,柄長1.2mm,果下垂,有6條縱肋?;ㄆ?-7月,果期5-8月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氧代紫番荔枝堿(oxopurpureine),箭頭唐松草米定堿(thalicsimidine),海罌粟堿(glaucine)及N-甲基六駁堿(N-methyllaurotetanine)。全草含原阿片堿(protopine),隱品堿(crytopine),α-別隱呂堿(α-allocryptopine),小檗胺(berbamine) ,藥根堿(jatrorrhizine)。
藥理作用 : 1.抗癌作用,氧代紫番荔枝堿有抗癌活性。2.其他作用,海罌林業(yè)部堿能顯著抑制肉芽組織增生,并具有顯著的鎮(zhèn)咳作用,此作用強于可待回且治療指數(shù)更高;還能協(xié)同催眠藥中樞抑制作用,具有松馳肌肉、抗腎上腺素、抗過敏、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。
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
性味 : 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;利濕。主全身黃腫;眼睛發(fā)黃;跌打損傷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
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治全身黃腫,眼睛發(fā)黃,祛寒退涼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492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飛燕草
下一篇: 飛蛾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