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Guǎnɡ Dōnɡ Jīn Qián Cǎo
別名 : 金錢草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·豆科》),廣金錢草(《中藥通報》5(1):26,1959),假花生、馬蹄草、銀蹄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落地金錢、銅錢草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
出處 : 《嶺南草藥志》
來源 : 為豆科植物金錢草的枝葉。夏、秋采收,洗凈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荒地草叢中,或經(jīng)沖刷過的山坡上。分布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等地。主產(chǎn)廣東。福建、廣西、湖南等地亦產(chǎn)。
原形態(tài) : 灌木狀草本,高30~90厘米。莖直立,枝圓柱形,密被伸展的黃色短柔毛。通常有小葉1片,有時3小葉;頂端小葉圓形,革質(zhì),先端微凹,基部心形,長1.8~3.4厘米,寬2.1~3.5厘米,上面無毛,下面密被貼伏的茸毛,脈上最密;側(cè)生小葉如存在時,荊遠(yuǎn)較頂生小葉為小,圓形或橢圓形,長1~1.5厘米;葉柄長1~1.8厘米;托葉小披針狀鉆形,具條紋??偁罨ㄐ蝽斏蛞干?,極稠密,長約2.5厘米;苞片卵形,被毛;花梗長2~3毫米;花小,紫色,有香氣;花萼被粗毛,萼齒披針形,長為萼筒的2倍;花冠蝶形,長約4毫米,旗瓣圓形或長圓形,基部漸狹成爪,翼瓣貼生于龍骨瓣上;雄蕊10,2體;子房線形;莢果線狀長圓形,被短毛,腹縫線直,背縫線淺波狀,4~5個節(jié),每節(jié)近方形?;ㄆ?~9月。
性狀 : 干燥的莖枝呈圓柱形,長可達(dá)60厘米,粗2~5毫米,表面淡棕黃色,密被黃色絨毛,質(zhì)跪易斷,斷面淡黃色,中心具白色髓。葉皺縮,易脫落,上面灰綠色至暗綠色,無毛,下面淺綠色,密被白色茸毛。莖節(jié)處常有托葉,披針形錐尖,淺棕色。生藥中偶見花果。氣微弱,味淡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全草含生物堿、黃酮甙、酚類、鞣質(zhì)。
性味 : 甘淡,平.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辛澀。"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"味甘淡,性平,無毒。"③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淡,涼。"
功能主治 : 清熱去濕,利尿通淋。治尿路感染,泌尿系結(jié)石,膽囊結(jié)石,腎炎浮腫,黃疸,疳積,癰腫。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行氣,活血,消積聚。治小兒疳積,腎及膀胱結(jié)石,咳嗽,乳癰。"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"清虛熱,降火。治砂淋。"③《廣東中藥》:"平肝火,利水,通淋,清濕熱。治腎結(jié)石,睪丸炎,吐血,肝熱黃疸,痰火核,肺爆。"④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治腎炎浮腫,尿路感染,尿路結(jié)石,膽囊結(jié)石,黃痘性肝炎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(鮮用1~2兩)。外用:搗敷。
復(fù)方 : ①治膀胱結(jié)石:廣東金錢草二兩,海金砂五錢。水煎服。②治腎結(jié)石:廣東金錢草六錢,小茴香一錢五分,大茴香一錢五分,錦紋大黃五錢(后下),扁蓄一兩。凈水三碗,煎至一碗服。并多飲黃豆卷湯,助腎結(jié)石加速排出。③治黃疸:廣東金錢草二兩,水煎服。④治小兒疳積:廣東金錢草適量,煮瘦豬肉食。⑤治口腔炎及喉頭炎:廣東金錢草五錢至一兩。煎水沖蜂蜜服。⑥治乳腺炎:廣東金錢草,老公根,酒槽,共搗爛敷患處。(選方出《嶺南草藥志》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5255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廣東耳草
下一篇: 廣升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