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Gē
別名 : 鵓鴿(《食療本草》),飛奴(《開元天寶遺事》)。
出處 : 《嘉佑本草》
來源 : 為鳩鴿科動物原鴿、家鴿或巖鴿的肉或全體。
原形態(tài) : ①原鴿,又名:野鴿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體長約30厘米。頭較小而圓。嘴近黑色,先端略膨大,基部色較淡或帶褐色,具蠟?zāi)?。虹膜檸檬黃色。頭、頸、胸和上背為石板灰色,在頸部、上背、前胸有金屬綠和紫色的閃光;背的其余部分和兩翼覆羽呈暗灰色,下背的羽色略淡,翼上各有一道黑色橫斑;初級和次級飛羽的先端均為寬的黑褐色;腰和尾上覆羽石板灰色;尾色相同而末端有寬的黑色橫斑;下體自胸以下為鮮灰色,尾下覆羽色較深。腳短??;銅黃色以至紅色不等,爪黑色。雌者體色較暗;幼鳥背部灰黑,羽端多少為白色,下體亦較暗。棲于高大建筑物上或在高山巖壁上。喜群飛,晨晚飛至耕作地上覓食,食物主要為各種植物的種子及果實等。分布我國北部。②家鴿由原鴿馴養(yǎng)而來。種類很多,有扇尾、球胸、瘤鼻、眼鏡及傳書鴿等品種。毛色復雜,以青灰色較普遍,亦有純白、茶褐、黑白混雜等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飼養(yǎng)。③巖鴿雌雄體色相似,很象普通馴養(yǎng)的鴿子,但有兩道白色橫斑,一在腰部,另一在近尾端處。幼鳥體色較深,胸部金屬閃光較少。分布我國北部。
化學成分 : 鴿肉含水分75.10%,粗蛋白質(zhì)22.14%,粗脂肪1.00%,灰分1.00%。
歸經(jīng) : 入肝、腎經(jīng)。①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肺、腎。"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腎二經(jīng)。"
性味 : 咸,平。①孟詵:"暖。"②《嘉佑本草》:"味咸,平,無毒。"③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甘咸,平。"
功能主治 : 滋腎益氣,去風解毒。治虛羸,消渴,久瘧,婦女血虛經(jīng)閉,惡瘡疥癬。①孟詵:"調(diào)精益氣,治惡瘡疥癬,風瘡白癜,疬瘍風,炒熱酒服。"②《嘉佑本草》:"主解諸藥毒及人馬久患疥。"③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久患虛羸者,食之有益。"④《本草再新》:"治肝風肝火,滋腎益陰。"⑤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婦女干血勞,月經(jīng)閉止,截瘧,療腸風下血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煮食。
復方 : ①治消渴飲水不知足:白花鴿一只,切作小臠,以土蘇煎,含之咽汁。(《食醫(yī)心鏡》)②治久瘧:鴿肉蒸食。③治婦女干血勞和月經(jīng)閉止:鴿肉、魔芋、夜明砂、鱉甲。龜板。共燉雞服。④治腸風下血:地榆、臭椿皮、糖果根、一點血、虎耳草、豬瘦肉。以藥打粉,和瘦肉剁細,做成圓子,放入鴿子腹內(nèi)蒸熟,服三次。(②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藥志》)⑤治麻疹、猩紅熱、神昏:鴿子一個。剖腹貼患兒胸前,繃帶包扎。(《吉林中草藥》)
各家論述 : 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鴿,《本經(jīng)》雖云調(diào)精益氣,其用止長于去風解毒。然而未必益人,故孟詵云,食多減藥力。今世勞怯人多畜養(yǎng)及煮食之,殊未當也。"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Gē
別名 : 鵓鴿、飛奴
英文名 : a bird of peace, Wild pigeon, Pigeon, Rock dove
出處 : 出自《嘉佑本草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鳩鴿科動物原鴿、家鴿、巖鴿的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Columba livia Gmelin2.Columba livia domestica Linnaeus3.Columba rupestris Pallas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捕捉,除去羽毛及內(nèi)臟,取肉鮮用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棲息于高山巖壁上或高大建筑物上。性喜群飛,晨、晚飛至耕作地上覓食,以各種植物種子及果實為食。3.棲息于山區(qū)多巖和峭壁處。常小群在山谷或平原覓食。以植物種子為主。資源分布:1.分布于我國北部和西北部。2.我國各地均有飼養(yǎng)。3.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原形態(tài) : 1.原鴿:體長約30cm。頭較小而圓。頭、頸、胸和上背為石板灰色,在頸部、上背、前胸閃耀著金屬綠紫色;背的其余部分及兩翅覆羽呈暗灰色,翅上各有1道黑色橫斑;下體自胸以下為鮮灰色。雌鳥體色似雄鳥,但要暗一些。幼鳥背部灰黑,羽端多少為白色,下體亦較暗。2.家鴿,由原鴿馴養(yǎng)而來,同時又有家鴿野生化。但在人工飼養(yǎng)過程中其形態(tài)的變化較在,以青灰色較普遍,有純白、茶褐、黑白混雜等。3.巖鴿,很似普通馴養(yǎng)的命子,但腰和尾上覆羽為石板灰色;尾羽基部亦為石板灰色,先端黑色,中段貫以寬闊的白色橫帶。
化學成分 : 鴿肉含水分75.10% ,粗蛋白質(zhì)(crude protein)22.14% ,粗脂肪(crude fat)1.00% ,灰分(ash)1.00%。
歸經(jīng) : 肺;肝;腎經(jīng)
性味 : 味咸;性平
注意 : 《食療本草》:“雖益人,緣恐食多減藥力。”
功能主治 : 滋腎益氣;祛風解毒;調(diào)經(jīng)止痛。主虛贏;婦女血虛經(jīng)閉;消渴;久瘧;單板機疹;腸風下血;亞瘡;疥癬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煮食,適量。
復方 : ①治消渴飲水不知足:白花鴿一只,切作小臠,以土蘇煎,含之咽汁。(《食醫(yī)心鏡》)②治久瘧:鴿肉蒸食。③治婦女干血勞和月經(jīng)閉止:鴿肉、魔芋、夜明砂、鱉甲、龜板。共燉雞服。④治腸風下血:地榆、臭椿皮、糖果根、一點血、虎耳草、豬瘦肉。以藥打粉,和瘦肉剁細,做成圓子,放入鴿子腹內(nèi)蒸熟,服三次。(②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藥志》)⑤治麻疹、猩紅熱、神昏:鴿子一個。剖腹貼患兒胸前,繃帶包扎。(《吉林中草藥》)
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鴿,《本經(jīng)》雖云調(diào)精益氣,其用止長于去風解毒。然而未必益人,故孟詵云,食多減藥力。今世勞怯人多畜養(yǎng)及煮食之,殊未當也。2. 孟詵:調(diào)精益氣,洽惡瘡疥癬,風瘡白癜,疬瘍風,炒熟酒服。3.《嘉佑本草》:主解諸藥毒及人馬久患疥。4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久患虛贏者,食之有益。5.《本草再新》:治肝風肝火,滋腎益陰。6.《四川中藥志》:治婦女干血勞,月經(jīng)閉止,截瘧,療腸鳳下血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23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鳡魚
下一篇: 鴿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