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Guī Xuè
出處 : 《藥性論》
來源 : 為龜科動物烏龜?shù)难?/span>
原形態(tài) : 形態(tài)詳"龜版"條
性味 : 《綱目》:"咸,寒,無毒。"
功能主治 : ①《藥性論》:"治脫肛。"②《綱目》:"治打撲損傷,和酒飲之。仍搗生龜肉涂之。"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Guī Xuè
出處 : 出自《藥性論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龜科動物烏龜?shù)难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活于河流 原形態(tài) : 烏龜,體呈扁橢圓形,背腹均有硬甲,甲的長寬高一般為120mm×85mm×55mm,最長者可達(dá)200mm以上。頭頂前端光滑,后部覆被累粒狀小鱗;吻端尖圓,頜無齒而具角質(zhì)硬喙;眼略突出;耳鼓膜明顯;頸部細(xì)長;周圍均被細(xì)鱗,頸能伸縮。背、腹甲的上面為表皮形成的角質(zhì)板;下面為真皮起源的骨板,背脊中央及其兩側(cè)有3條較顯著的縱棱,但雄龜不太明顯。背甲棕褐色或黑色 歸經(jīng) : 肝;腎經(jīng) 性味 : 味咸;性寒 注意 : 孕婦禁服。 功能主治 : 養(yǎng)血和絡(luò)。主閉經(jīng);跌打損傷;脫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適量,和酒飲或煮食 各家論述 : 1.《藥性論》:治脫肛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271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