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uà Shān Fán Guǒ
出處 : 《廣西中藥志》
來源 : 為山礬科植物華山礬的果實 功能主治 : 《廣西中藥志》:"干燥后,研成粉末,治爛瘡。"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uà Shān Fán Guǒ 出處 : 出自《廣西中藥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山礬科植物華山礬的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ymplocos chinensis (Lour.)Druce[Myrtus chinensis Lour.]采收和儲藏:8~9月采收成熟的果實,曬干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000m的以下丘陵 原形態(tài) : 灌木。嫩枝、葉柄、葉背均被灰黃色皺曲柔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3-5mm;葉片紙質(zhì),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4-7(-10)cm,寬2-5cm,先湍急尖或短尖,有時圓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。主爛瘡 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 各家論述 : 《廣西中藥志》:干燥后,研成粉末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37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華山礬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