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中國藥典》:厚樸
拼音注音 : Hòu Pò
別名 : 川樸、紫油厚樸
英文名 :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
來源 : 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. et Wils.或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. et Wils. var. biloba Rehd. et Wils.的干燥干皮、根皮及枝皮
。4~6月剝?nèi)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,根皮及枝皮直接陰干;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 ,堆置陰濕處,“發(fā)汗”至內(nèi)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,蒸軟
,取出,卷成筒狀
,干燥
。
性狀 : 干皮:呈卷筒狀或雙卷筒狀,長30~35cm,厚0。2~0。7cm,習(xí)稱“筒樸”;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,長13~25cm,厚0。3~0。8cm ,習(xí)稱“靴筒樸”
。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粗糙
,有時呈鱗片狀
,較易剝落,有明顯橢圓形皮孔和縱皺紋
,刮去粗皮者顯黃棕色
。內(nèi)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,較平滑
,具細(xì)密縱紋
,劃之顯油痕。質(zhì)堅硬
,不易折斷
,斷面顆粒性,外層灰棕色
,內(nèi)層紫褐色或棕色
,有油性
,有的可見多數(shù)小亮星。氣香
,味辛辣
、微苦。根皮(根樸):呈單筒狀或不規(guī)則塊片
;有的彎曲似雞腸
,習(xí)稱“雞腸樸”。質(zhì)硬
,較易折斷
,斷面纖維性。枝皮(枝樸):呈單筒狀
,長10~20cm
,厚0。1~0
。2cm
。質(zhì)脆,易折斷
,斷面纖維性
。
貯藏 : 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。
炮制 : 厚樸:刮去粗皮,洗凈,潤透,切絲,曬干。本品為彎曲絲條狀,斷面纖維性,外表面黃棕色,內(nèi)表深紫褐色。姜厚樸:取厚樸絲,照姜汁炙法(附錄Ⅱ D)炒干。本品為彎曲絲條狀,斷面纖維性,呈紫褐色。
鑒別 : (1) 本品橫切面:木栓層為10余列細(xì)胞;有的可見落皮層。皮層外側(cè)有石細(xì)胞環(huán)帶
,內(nèi)側(cè)散有多數(shù)油細(xì)胞及石細(xì)胞群。韌皮部射線寬1~3列細(xì)胞
;纖維多數(shù)個成束
;亦有油細(xì)胞散在
。粉末棕色
。纖維甚多
,直徑15~32μm ,壁甚厚
,有的呈波浪形或一邊呈鋸齒狀
,木化,孔溝不明顯
。石細(xì)胞類方形
、橢圓形,卵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分枝狀
,直徑11~65μm
,有時可見層紋。油細(xì)胞橢圓形或類圓形
,直徑50~85μm
,含黃棕色油狀物。(2) 取本品粉末0
。5g
,加甲醇5ml ,密塞
,振搖30分鐘
,濾過,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
,另取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對照品
,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
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
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
,以苯-甲醇(27:1)為展開劑
,展開,取出
,晾干
,噴以 1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00℃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
。供試品色譜中
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
。
歸經(jīng) : 歸脾、胃
、肺、大腸經(jīng)
。
性味 : 苦、辛,溫
。
功能主治 : 燥濕消痰,下氣除滿。用于濕滯傷中
,脘痞吐瀉
,食積氣滯,腹脹便秘
,痰飲喘咳
。
用法用量 : 3~9g。
備注 : (1)常與蒼朮、陳皮等配合用于濕困脾胃
、脘腹致脹滿等癥。對氣滯胸腹脹痛
,可配木香
、枳殼同用;便秘腹脹
,可配大黃
、枳實同用;治痰氣互結(jié)梅核氣
,可配蘇葉
、半夏等同用。用于痰濕內(nèi)蘊(yùn)
、胸悶喘咳
,常與蘇子、半夏
,或麻黃
、杏仁等同用。
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厚樸
拼音注音 : Hòu Pò
別名 : 厚皮(《吳普本草》),重皮(《廣雅》)
,赤樸(《別錄》),烈樸(《日華子本草》)
。
出處 : 《本經(jīng)》
來源 : 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樹皮或根皮。立夏至夏至間剝?nèi)∩L20年以上的植株的干皮或根皮(須先將外表粗皮刮去),陰干;再堆放于土坑內(nèi)
,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使之發(fā)汗
,取出曬干,再蒸熟使變軟
,卷成筒狀
,陰干。細(xì)小的根皮
,只須除凈泥土
,適當(dāng)切斷,陰干即可
。
原形態(tài) : ①厚樸落葉喬木,高5~15米。樹皮紫褐色
。小枝幼時有細(xì)毛,老時無毛
,冬芽粗大
,圓錐狀,芽鱗密被淡黃褐色絨毛
。葉互生
,橢圓狀倒卵形,長35~45厘米
,闊12~20厘米
,先端圓而有短急尖頭,稀鈍
,基部漸狹成楔形
,有時圓形,全緣
,上面淡黃綠色
,無毛,幼葉下面有密生灰色毛
,者葉呈白粉狀
,側(cè)脈上密生長毛;葉柄長3~4厘米
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ㄅc葉同時開放,單生枝頂
,杯狀
,白色,芳香
,直徑15厘米
;花梗粗短
,長2~3.5厘米,密生絲狀白毛
;萼片與花瓣共9~12
,或更多,肉質(zhì)
,幾等長
;萼片長圓狀倒卵形,淡綠白色
,常帶紫紅色
;花瓣匙形,白色
;雄蕊多數(shù)
,螺旋狀排列;雌蕊心皮多數(shù)
,分離
,子房長圓形。聚合果長橢圓狀卵形
,長9~12厘米
,直徑5~6.5厘米,心皮排列緊密
,成熟時木質(zhì)
,頂端有彎尖頭。種子三角狀倒卵形
,外種皮紅色
。花期4~5月
。果期9~10月
。分布浙江、廣西
、江西
、湖南、湖北
、四川
、貴州、云南
、陜西
、甘肅等地。②凹葉厚樸,又名:廬山厚樸
。與上種的主要不同點
,在葉片先端凹陷成2鈍圓淺裂片,裂深2~3.5厘米
。分布浙江
、江西、安徽
、廣西等地
。
性狀 : 商品由于采皮的部位、加工及形狀的不同 ,種類很多
,主要有筒樸、靴角樸
、根樸
、枝樸四類。①筒樸為主干的干皮
,經(jīng)加工后卷成雙卷筒狀,形似"如意"
,故又稱為"如意卷厚樸"或"如意樸"
。長15~45厘米,厚2~5毫米
。表面呈淡棕色至深棕色
,較薄的皮,表面裂紋少
,有縱紋
,可見圓形縱裂皮孔;較厚者
,表面粗糙
,栓皮鱗狀,易剝落
。內(nèi)表面紫棕色
,平滑,有細(xì)致的縱走紋理
,以指甲劃之顯油紋
。質(zhì)較潤而堅硬,不易折斷
,斷面外側(cè)呈灰棕色纖維性
,內(nèi)側(cè)為紫棕色顆粒狀,油潤性。氣芳香
,味微辛
,咀嚼之少殘渣。②靴角樸為靠近根部的干皮
,經(jīng)加工后其形如靴
,故名。全長約30~40厘米
,厚約3~10毫米
。外皮粗糙,灰棕色或灰褐色
,栓皮易剝落
。上端為單卷筒狀,基部展開成喇叭口形
,有縱裂紋及橫皺紋呈凹溝狀
。因厚薄不勻而形成紫棕色和灰黃色相間的花紋,并有刀刮痕
。內(nèi)面為深紫色或深紅色
,有直條紋,下部有凹下的橫溝
,與外皮的橫皺紋相對
,以指甲劃之,可見油紋
。質(zhì)潤而稍堅
,但易折斷。斷面紫棕色
,顆粒狀
。氣辛香,味苦而辣
,咀嚼無殘渣
。③根樸為根皮經(jīng)加工后卷成單或雙卷,多劈破
,形彎曲如雞腸
,故又名"雞腸樸"。長15~45厘米
,直徑0.5~2厘米
,厚約1~3毫米。表面粗糙
,灰棕色
,有橫裂紋及縱皺紋
,劈破處有纖維狀物露出,內(nèi)表面深紫棕色
,有顯著的縱紋及枝根痕
。質(zhì)韌,難折斷
,斷面纖維性
,油潤。氣味與干皮同
,但咀嚼后遺留的殘渣較多
。④枝樸為粗枝上剝下的皮,呈單卷狀
,長10~20厘米
,厚1~2毫米。表面稍粗糙
,灰褐色
,有縱皺紋及斑痕,有時可見大型孔洞
。內(nèi)表面深紫棕色
,平滑,有深直條紋
,質(zhì)脆
,易折斷。斷面纖維性
。氣味與干皮同,咀嚼后殘渣較多
。以上各種厚樸
,斷面均有點狀閃光性結(jié)晶。以皮粗肉細(xì)
,內(nèi)色深紫
、油性大、香味濃
、味苦辛微甜
、咀嚼無殘渣者為佳。主產(chǎn)四川
、湖北
、浙江、貴州
、湖南
。以四川
、湖北所產(chǎn)質(zhì)量最佳,稱紫油厚樸
;浙江所產(chǎn)稱溫樸
,質(zhì)量亦好。此外
,福建
、江西、廣西
、甘肅
、陜西等地亦產(chǎn)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厚樸樹皮含厚樸酚、四氫厚樸酚
、異厚樸酚、和樸酚
、揮發(fā)油
;另含木蘭箭毒堿。凹葉厚樸樹皮含揮發(fā)油約1%
。油含β--桉葉醇
、厚樸酚、四氫厚樸酚及異厚樸酚
。此外
,尚含生物堿約0.07%、皂甙約0.45%
。
藥理作用 : ①抗菌作用厚樸煎劑在試管中,對肺炎球菌、白喉桿菌
、溶血性鏈球菌
、枯草桿菌、志賀氏及施氏痢疾桿菌
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
,其效力較黃連粉低5~10倍,但也有報告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效力大于黃連者
;在豚鼠體內(nèi)對炭疽桿菌有某些抗菌作用
;對若干皮膚真菌在體外有抑制作用;對實驗性病毒性肝炎也有改善肝臟實質(zhì)病變的作用
。其醇浸劑(1:3000~1:300)在體外對結(jié)核桿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
。②其他作用厚樸煎劑對小鼠及豚鼠的離體腸管,小劑量出現(xiàn)興奮
,大劑量則為抑制
,對豚鼠支氣管平滑肌亦有興奮作用
。靜脈注射(0.05克/公斤),可引起兔
,貓的血壓暫時下降
,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。此外
,它還可能有箭毒樣作用
,動物死亡時表現(xiàn)垂頭、四肢麻痹
,麻痹作用可被士的寧對抗
。煎劑對小鼠的半數(shù)致死量,腹腔注射時為6.12±0.038克/公斤
,皮下注射為51克/公斤
;貓的最小致死量,靜脈注射平均為4.25±1.5克/公斤
,口服時毒性很小
。表示腸胃道吸收不完全。
炮制 : 厚樸:用水浸泡撈出,潤透后刮去粗皮
,洗凈,切絲
,晾干
。姜厚樸:取生姜切片煎湯,加凈厚樸
,與姜湯共煮透
,待湯吸盡,取出
,及時切片
,晾干。(每厚樸100斤
,用生姜10斤)《雷公炮炙論》:"凡使厚樸,要用紫色味辛為好
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蛲枭ⅲ闳ゴ制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,用酥炙過
。每修一斤,用酥四兩
,炙了細(xì)銼用
;若湯飲中使
,用自然姜汁八兩炙,一升為度
。"
歸經(jīng) : 入脾 、胃、大腸經(jīng)
。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脾
、胃二經(jīng)。"②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入足太陰
,手足陽明經(jīng)
。"③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:"入足厥陰肝經(jīng)、手少陰心經(jīng)
。"
性味 : 苦辛 ,溫。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苦
,溫
。"②《別錄》:"大溫,無毒
。"③《藥性論》:"味苦辛
,太熱。"
注意 : 孕婦慎用。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"干姜為之使
。惡澤瀉、寒水石
、消石
。"②《藥性論》:"忌豆,食之者動氣
。"③《品匯精要》:"妊娠不可服
。"④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凡嘔吐不因寒痰冷積,而由于胃虛火氣炎上
;腹痛因于血虛脾陰不足
,而非停滯所致;泄瀉因于火熱暴注
,而非積寒傷冷
;腹?jié)M因于中氣不足、氣不歸元
,而非氣實壅滯
;中風(fēng)由于陰虛火炎、猝致僵仆
,而非西北真中寒邪
;傷寒發(fā)熱頭疼
,而無痞塞脹滿之候;小兒吐瀉乳食
,將成慢驚
;大人氣虛血槁,見發(fā)膈證
;老人脾虛不能運化
,偶有停積;妊婦惡阻
,水谷不入
;娠婦胎升眩暈;娠婦傷食停冷
;娠婦腹痛瀉利
;娠婦傷寒傷風(fēng);產(chǎn)后血虛腹痛
;產(chǎn)后中滿作喘
;產(chǎn)后泄瀉反胃,以上諸證
,法所咸忌
。"
功能主治 : 溫中,下氣 ,燥濕
,消痰。治胸腹痞滿脹痛
,反胃
,嘔吐,宿食不消
,痰飲喘咳
,寒濕瀉痢。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中風(fēng)傷寒
,頭痛
,寒熱驚悸,氣血痹
,死肌
,去三蟲。"②《別錄》:"溫中益氣
,消痰下氣。療霍亂及腹痛脹滿
,胃中冷逆及胸中嘔不止
,泄痢淋露
,除驚,去留熱心煩滿
,厚腸胃
。"③《藥性論》:"主療積年冷氣,腹內(nèi)雷鳴
,虛吼
,宿食不消,除痰飲
,去結(jié)水
,破宿血,消化水谷
,止痛
。大溫胃氣,嘔吐酸水
。主心腹?jié)M
,病人虛而尿白。"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健脾
。主反胃
,霍亂轉(zhuǎn)筋,冷熱氣
,瀉膀胱
,泄五藏一切氣,婦人產(chǎn)前產(chǎn)后腹藏不安
。調(diào)關(guān)節(jié)
,殺腹藏蟲,明耳目
。"⑤王好古:"主肺氣脹滿
,膨而喘咳。"⑥《本草正》:"溫降
,散滯
,除寒濕瀉痢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;或入丸、散。
復(fù)方 : ①治腹?jié)M痛大便閉者:厚樸八兩,大黃四兩,枳實五枚。上三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二味,取五升,內(nèi)大黃煮取三升。溫服一升,以利為度。(《金匱要略》厚樸三物湯)②治久患?xì)饷浶膼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,飲食不得,因食不調(diào)
。冷熱相擊
,致令心腹脹滿:厚樸火上炙令干,又蘸姜汁炙
,直待焦黑為度
,搗篩如面。以陳米飲調(diào)下二錢匕
,日三服
。亦治反胃,止瀉
。(《斗門方》)③治脾胃氣不和
,不思飲食:厚樸(去粗皮,姜汁涂
,炙令香凈)二兩半
,甘草(炙)一兩半,蒼術(shù)(米泔水浸二日
,刮去皮)四兩
,陳皮(去白)二兩半。上四味
,為末
。每服一錢,水一盞
,入生姜
、棗子同煎七分,去滓溫服
,空心服之
。或杵細(xì)末
,蜜為丸
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鹽湯嚼下
,空心服
。(《博濟(jì)方》平胃散)④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,痰涎郁結(jié)
,狀如破絮,或如梅核
,在咽喉之間
,咯不出,咽不下
,或中脘痞滿
,氣不舒快,或痰涎壅盛
,上氣喘急
,或因痰飲中結(jié),嘔逆惡心:紫蘇葉二兩
,厚樸三兩
,茯苓四兩,半夏五兩
。上細(xì)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