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uí Huí Suàn
別名 : 水胡椒 出處 : 《救荒本草》 來(lái)源 : 為毛茛科植物茴茴蒜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于溪邊或濕草地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 性味 : ①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微溫 功能主治 : 消炎退腫 用法用量 : 外用:搗敷發(fā)泡,絞汁搽或煎水洗。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 復(fù)方 : ①治肝炎、急性黃疸型肝炎:水楊梅三錢,苦馬菜一錢,蒸水豆腐服食;慢性肝炎用水楊梅兌紅糖煮食。②治瘧疾:水楊梅鮮果捏扁,發(fā)瘧前兩小時(shí)外敷手腕脈門處。③治夜盲:水楊梅果曬干研末 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肝炎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uí Huí Suàn 別名 : 水胡椒、蝎虎草、黃花草、土細(xì)辛、鵝巴掌、水楊梅、小桑子、糯虎掌、野桑椹、小回回蒜、鴨腳板、山辣椒、小虎掌草、青果草、水虎掌草 英文名 : Herb of Chinese Buttercup 出處 : 出自《救荒本草》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毛茛科植物茴茴蒜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-2500m的平原與丘陵 原形態(tài) : 茴茴蒜 性狀 : 性狀鑒別 全草長(zhǎng)15-50cm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辛 注意 : 本品有毒 功能主治 : 解毒退黃 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,外敷患處或穴位 各家論述 : 1.《中國(guó)藥植圖鑒》:全草為引赤刺激劑,并用治氣管疾病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53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上一篇:
喉痧藥
下一篇:
回回蒜果
《中華本草》:回回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