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ù Xīn Cǎo
別名 : 旋穎莎草、旋鱗莎草
來源 : 莎草科護心草Cyperus michelianus (L.) Link [Scirpus michelianus L.],以全草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黑龍江、河北、河南、華東、四川。
性味 : 淡、辛,平。
功能主治 : 行氣調經。主治痛經,經行愆期或一月2~3次者。
用法用量 : 0.5~1兩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Hù Xīn Cǎo
別名 : 附心草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
出處 : 《四川中藥志》
來源 : 為莎草科植物旋鱗莎草的全草。結果時采收。
生境分布 : 多生于水邊潮濕地或路邊。分布黑龍江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廣東、四川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草本,高2~25厘米。稈叢生,扁三棱形。葉線形,寬1~2.5毫米,基部葉鞘紫紅色。苞片3~6 性味 : 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性熱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味淡辛,性平,無毒。" 功能主治 : 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養(yǎng)血調經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行氣調經。治婦女月經痛及經行愆期,或一月二至三次者。"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0.4~1兩 復方 : 治經痛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ù Xīn Cǎo 別名 : 附心草 英文名 : Herb of Michel Galingale 出處 : 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莎草科植物旋鱗莎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水邊、路旁 原形態(tài) : 旋鱗莎草,一年生草本 歸經 : 肝 性味 : 味辛 功能主治 : 行氣養(yǎng)血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9-15g 各家論述 : 1.《分類草藥性》:養(yǎng)血調經。2.《四川中藥志》:行氣調經。治婦女月經痛及經行愆期,或一月二至三次者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58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《中華本草》:護心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