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uái Zhī
別名 : 槐嫩蘗(《唐本草》)。
出處 : 《別錄》
來源 : 為豆科植物槐的嫩枝。
化學成分 : 含蕓香甙。
性味 : 《綱目》:"苦,平 功能主治 : 治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 復方 : ①治崩中或赤白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uái Zhī 別名 : 槐嫩蘗 英文名 : Twig of Japanese Pagodatree 出處 : 出自《名醫(yī)別錄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槐Sphora japonica L.的嫩枝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phora japonica L.采收和儲藏:春季采收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栽培于屋邊、路邊 原形態(tài) : 槐 落葉喬木,高8-20m 化學成分 : 含蕓香甙(rutin)。 歸經(jīng) : 心;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苦;性平 功能主治 : 散瘀止血;清熱燥濕;祛風殺蟲。主崩漏;赤白帶下;痔瘡;陰囊濕癢;心痛;目赤;疥癬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浸酒或研末。外用:適量,煎水熏洗;或燒瀝涂。 復方 : ①治崩中或赤白,不問年月遠近: 槐核,燒灰,食前酒下方寸匕。(《梅師集驗方》)②治痔核: 槐枝,濃煎湯,先洗痔,便以艾灸其上七壯,以知為度。 (《傳信方》)③治九種心痛: 新生槐枝一握,去兩頭。細切 各家論述 : 1.《別錄》:主洗瘡及陰經(jīng)下濕癢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691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槐葉蘋
下一篇:
槐根
《中華本草》:槐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