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é Tào Dài Huánɡ
別名 : 為蓼科植物河套大黃的根及根莖 出處 : 始載于《植物分類學(xué)報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蓼科植物河套大黃的根及根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heum hotaoense C. Y. Cheng et C. T. Kao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陰濕山坡及山溝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 原形態(tài) : 高大草本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莖呈類圓錐形 化學(xué)成分 : 河套大黃根及根莖中含總蒽醌1.66% 藥理作用 : 1.抗炎和鎮(zhèn)痛作用 本品浸膏1.5g/kg、0.5g/kg和0.17g/kg腹腔注射對大鼠蛋清性足腫有顯著抑制作用 性味 : 苦 功能主治 : 消食化滯;通腑泄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有瀉熱、消積的功能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74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