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ǎi Nán Dì Bù Rónɡ
別名 : 金不換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防己科植物海南地不容的塊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tephania hainanensis H.S.Loet Y.Tsoong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去須根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長于山地密林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省白沙、瓊中、儋縣。
原形態(tài) : 海南地不容 多年生藤本。塊根球形或不規(guī)則球形,露于地面。老莖稍木質(zhì)化,枝粗,有直溝槽,枝、葉含淡黃色或白色液汁,全株無毛。葉互生;葉柄粗,通常與葉片近等長或稍短,盾狀著生;葉片三角狀圓形,長和寬均10-16cm,有時較小,先端短漸尖,基部圓或近平截,有時微凹,邊緣淺波狀,或疏具角狀粗齒,有時近全緣;掌狀脈5條,網(wǎng)狀脈具有小乳突,薄紙質(zhì)。花小,單性,雌雄異株;雄株為復(fù)傘形聚傘花序,腋生,常數(shù)個生于短枝上;總花序梗長3-7cm,假傘梗3-5個,長2-4.5cm,小聚傘花序有3-5朵花;小苞片狹披針形,花梗長1-3mm;雄花:萼片6(-8),黃綠色,排成2輪,外輪匙狀楔形,長約2.5mm,內(nèi)輪稍闊;花瓣3(-4),橙黃色,長1.5-2mm,寬2-2.5mm,其中1片常深凹;雄蕊柱長約1mm;雌株為頭狀聚傘花序,總花序梗長2.5-5cm,上端膨大;雌花:花被左右對稱,萼片1,近卵形,長約0.4mm,生于花的一側(cè);花瓣2,闊卵形或貝殼狀,比萼片稍大,肉質(zhì);子房闊倒卵形。核果紅色,闊倒卵形,果梗稍肉質(zhì),內(nèi)果皮氏約lcm,寬約8mm,背部有4行鉤刺狀雕紋,每行約20顆,胎座跡穿孔。花期3-4月,果期4-7月。
性狀 : 1.性狀鑒別 塊根略呈球形,直徑5-20cm。切片或條狀塊切面灰黃色或淡黃色,可見筋脈(三生維管束)環(huán)狀排列呈同心環(huán)狀。氣微,味苦。2.顯微鑒別 塊根橫切面:皮層外側(cè)石細(xì)胞常2-10個成群,分布密集,往內(nèi)則單個或2-3個成群散在,有的壁較薄。棒狀結(jié)晶長7-42μm。淀粉粒單粒直徑3.5-21μm,臍點裂縫狀、點狀;復(fù)粒由3-7分粒組成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海南地不容塊根含克列班寧(crebanine),去氫克列班寧(dehydrocrebanine),氧代克列班寧(oxocrebanine),掌葉防己堿(palmatine),左旋四氫掌葉防己堿(tetrahydropa lmatine),左旋紫堇達(dá)明堿(corydalmine),異斯氏紫堇堿(isoscoulerine),右旋光千金藤堿(stepharine),粉防己堿(tetrandrine),異粉防己堿(isotetrandrine),高阿羅莫靈堿(homoaromoline)及輪環(huán)藤寧堿(cycleanine)等生物堿。
藥理作用 : 主要生物堿克列班寧與腦內(nèi)多巴胺受體具有親和力。
鑒別 : 理化鑒別 (1)取本品粗粉1g,加乙醇10ml,冷浸過夜,濾過。濾液蒸干,殘渣加稀鹽酸4ml,溶解。取濾液1ml,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2滴,產(chǎn)生大量橙色沉淀;加碘化汞鉀試液,產(chǎn)生大量黃白色沉淀。(檢查生物堿)(2)塊根的新斷面或粉末,置紫外光燈(254nm)下觀察,顯亮黃色熒光。(3)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4g, 加0.1%硫酸80ml冷浸,放置過夜,濾過,將濾液傾入經(jīng)預(yù)處理過的苯乙烯磺酸鈉型樹脂柱(l×22cm),調(diào)節(jié)適度的流速,緩緩流出。樣品液流完以后,將樹脂倒出,用蒸餾水洗數(shù)次,濾去水分,置盤中干燥(使水分不超過60%)。加入適量10%氨水堿化,靜置20min,置索氏提取器中,加氯仿回流洗脫(至無生物堿反應(yīng)),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,加無水硫酸鈉少量,濾過。濾液蒸干,加氯仿1ml溶解,此液代表脂溶性總生物堿。上述用氯仿回流過的樹脂揮盡氯仿后,加乙醇回流洗脫,收集乙醇液減壓蒸干,加甲醇1ml溶解,此液代表水溶性總生物堿。吸取供試液0.6μl, 另以高阿羅莫寧堿、異粉防己堿、小檗胺、輪環(huán)藤寧堿、頭花千金藤堿、木蘭花堿、輪環(huán)藤酚堿為對照品,分別點樣于堿性硅膠G薄層板上。脂溶性總生物堿部分用氯仿一甲醇(10:1),水溶性生物堿部分用氯仿一甲醇一氨水(15:4:1)作展開劑,展開18m,在紫外光燈(254nm)下觀察斑點情況;另用改良碘化鉍鉀一碘化鉀(1:1)混合試液顯色,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(yīng)位置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性味 : 苦;微寒
功能主治 : 止痛;消腫解毒。主胃痛;外傷疼痛;瘡癤癰腫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6-9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679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海南三七
下一篇: 海南海金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