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ú Gān
別名 : 狐肝粉
來源 : 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.,以肝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四川若爾蓋、東北。
功能主治 : 治心氣痛,并能明目。
用法用量 : 研面,兌酒服,1~2錢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Hú Gān
出處 : 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
來源 : 為犬科動物狐的肝。
功能主治 : 治破傷風(fēng),中風(fēng)癱瘓,癲癇,心氣痛。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燒灰以治風(fēng)。"②《綱目》:"燒灰,治風(fēng)痼及破傷風(fēng),口緊搐強(qiáng)。"③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心氣痛,亦能明目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陰干或燒灰研末,1~2錢;或作丸。
復(fù)方 : ①治破傷中風(fēng),牙關(guān)緊急,四肢強(qiáng)硬,不下食:烏鴉一只(去嘴、足、毛、翅),狐肝一具(同烏鴉入罐子內(nèi),用蚯蚓泥固濟(jì)燒煙盡,用三兩搗為末,入后藥),天麻、白附子、天南星(炮)、白僵蠶(炒)、烏蛇(酒浸,去皮、骨,炙)、藿香葉、桑螵蛸(炙)各一兩。同搗羅為散。每服-錢匕,溫酒調(diào)下,晝夜五服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金烏散)②治癱瘓風(fēng),及氣攻注皮膚,生瘡瘙癢,赤白癜風(fēng):烏鴉一只(銼去喙不用,留爪),狐肝一具(二味皆用臘月者,同入瓷瓶中,鹽泥封固,炭火上煨熟,候瓶透赤,取出冷用,天南星一兩(去心,研),天麻、膩粉、蝎、白附子、僵蠶各一兩,牛黃一分(別研),藿香、桑螵蛸(臘月采者)各一兩,麝香半兩(別研),烏蛇(不用頭尾、取肉炙)一兩。為末,卻與研者和勻。如中急風(fēng),用豆淋酒下二錢,癱瘓風(fēng)再服,常服除風(fēng),半錢溫酒下。(《博濟(jì)方》狐肝散)③治諸風(fēng)心癇病:狐肝一具,烏鴉一只,鴟梟一個,白礬一兩(生),生犀角一兩,野貍一個(去腸肚皮毛,入新罐內(nèi),黃泥固濟(jì),炭火煨令焦黃色,卻用)。為末,酒打糊丸如皂角子大,朱砂為衣,每服一丸,溫酒送下,無時,(《衛(wèi)生寶鑒》神應(yīng)丹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725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狐肉
下一篇: 狐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