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ónɡ Tóu Cǎo
別名 : 黃花地膽頭
來源 : 菊科艾納香屬植物見霜黃Blumea lacera DC.的全草。春夏采收,洗凈切碎曬干,或鮮葉。
性味 : 苦,寒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。用于扁桃體炎,口腔炎,牙齦膿腫,流行性腮腺炎,小兒肺炎;外用治癰瘡腫毒,皮膚瘙癢。
用法用量 : 2~5錢。外用適量,鮮草搗爛敷患處。
備注 : (1)紅頭小仙(紫背倒提壺)Blumea mollis (D. Don) Merr.功效與前種相似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Hónɡ Tóu Cǎo
別名 : 紅根白毛倒提壺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出處 : 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 : 為菊科植物見霜黃的全草。春、夏采集。切碎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田野、河溝邊。分布云南、廣西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直立草本。高10~40厘米,通體密生絨毛,不分枝。葉互生,倒披針狀橢圓形,長1~3.5厘米,寬0.7~2厘米,葉緣具不規(guī)則的尖齒;葉柄長0.5~1.5厘米,上部葉近無柄。頭狀花序,呈緊縮狀圓錐花序排列,頂生和近頂腋生,淡紫色。瘦果,頂端密生白色絹毛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松柏醇的當(dāng)歸酸二酯、少量多炔化合物2-(乙烯丁二炔基)-5-(丙炔基)-噻吩和十三-1-烯-3,5,7,9,11-五炔。葉含多量胡蘿卜素。
性味 : 《云南中草藥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 : 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治外傷腫痛。"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消炎。治小兒肺炎,扁桃體炎,腮腺炎,口腔炎,無名腫毒,皮膚瘙癢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不宜久煎。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Hónɡ Tóu Cǎo
別名 : 白毛倒提壺、紅根、土蒿枝、紅根草、甲冬仗
英文名 : Herb of Malay Blumea
出處 :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特霜黃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lumea lacera (Burm. F.)DC.[Conyza lacera Burm.f .;C. dentata Blanco; Blumea glandu-losa DC.; Blumea subcapitata DC.]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集,鮮用或切段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20-800m的草地、路旁或田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南及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見霜黃 草本,高18-100cm。根粗壯分枝。莖不分枝或上部多分枝,具條棱,被白色絹毛狀絨毛或密被短絨毛,有時下部脫落,節(jié)間長1-3cm。下部葉無柄或有1-3cm,的柄,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,長7-15cm,寬4-5cm,先端圓鈍,基部楔尖或長漸尖,邊緣有疏粗齒,或有時下半部琴狀分裂,兩面均被絨毛;上部葉無柄或有短柄,不分裂,倒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,長2.5-4cm,基部漸狹,邊緣上半部有粗或細(xì)尖齒,有時全緣,兩面均被白色絲狀密絨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頂生和腋生,排成大圓錐花序;總苞圓柱形;總苞片約4層,花后反折,全部線形,外層背面被白色必長柔毛,并被密緣毛,內(nèi)層長于外層2倍;花托平,有泡狀凸起?;S色;雌花多數(shù),花冠檐部3齒裂;兩性花約15個,花冠檐部5淺裂,被疏柔毛和腺體。瘦果圓柱狀紡錘形,被疏毛;冠毛白色,糙毛狀?;ㄆ?-6月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 莖枝具條棱,被白色絹毛狀絨毛或密短絨毛,有時脫毛。完整葉片倒披針關(guān)橢圓形,長1-3.5cm,寬0.7-2cm,葉緣具不規(guī)則的尖齒,葉柄長0.5-1.5cm,上部葉無柄。頭狀花序干縮,花黃棕色。氣微,味苦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全草含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[1],19α--羥基-12-烏蘇烯-24,28-二甲本O-β-D-吡喃木糖甙(19α-dhydro-yurs-12-ene-24,28-dioate-3-O-β-D-xylopyranoside),2-異戊烯基-5-異丙基苯酚-4-O-β-D-吡喃木糖甙(2-isoprenyl-5-isopropylphe-nol-4-O-β-D-xylopyranoside)[2],見霜黃素(alcetin)ⅠⅡ葉中含5-羥基-3,6,7,3′,4′-五甲氧基黃酮(5-hydroxy-3,6,7,3′,4′-pentamethoxyflavone),5,3,4-三羥基-3,6,7-三甲氧基黃酮(5,3,4-trhiydroxy-3,6,7-trimethoxyfla vone)[4]等。
性味 : 味苦;性寒
注意 : 不宜久煎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瀉火;解毒消腫。主肺熱咳嗽;咽喉腫痛;口舌生瘡;胃火牙痛;痄肋;癰腫瘡毒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,鮮品加總?cè)丝?。不宜久煎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各家論述 : 1.廣西藥植名錄》:治外傷腫痛。2.《云南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消炎。治小兒肺炎,扁桃體炎,腮腺炎,口腔炎,無名腫毒,皮膚瘙癢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742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紅頭翁
下一篇: 紅娘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