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uā Jiāo Gēn
出處 : 《綱目》
來源 : 為蕓香科植物花椒的根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同屬植物香椒子根皮含茵芋堿 性味 : 《綱目》:"辛 功能主治 : ①《綱目》:"腎與膀胱虛冷,血淋色瘀者,煎湯細飲,色鮮者勿服。"②《本草從新》:"殺蟲。煎湯洗腳氣及濕瘡。"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uā Jiāo Gēn 英文名 : Root of Bunge Pricklyash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蕓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.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.2.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.et Zucc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挖根,洗凈,切片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喜生于陽光充足、溫暖肥沃處,也有栽培。2.生于林緣、灌叢或坡地石旁。資源分布:1.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遼寧、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遼寧、河北、山東 原形態(tài) : 1.花椒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3-7m。具香氣。莖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剝,當(dāng)年生枝具短柔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互生;葉軸腹面兩側(cè)有狹小的葉翼,背面散生向上彎的小皮刺;葉柄兩側(cè)常有一對扁平基部特寬的皮刺;小葉無柄;葉片5-11,卵形或卵狀長圓形,長l.5-7cm,寬1-3cm,先端急尖或短漸尖,通常微凹,基部楔尖,邊緣具鈍鋸齒或為波狀圓鋸齒,齒縫處有大而透明的腺點,上面無刺毛,下面中脈常有斜向上生的小皮刺,基部兩例被一簇銹褐色長柔毛,紙質(zhì)。聚傘圓錐花序頂生,長2-6cm,花軸密被短毛,花枝擴展;苞片細小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,略彎曲 化學(xué)成分 : 同屬植物香椒子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. Et Zucc.根皮含茵芋堿(Skimmianine) 鑒別 :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:取本品粉末10g 歸經(jīng) : 腎;膀胱經(jīng)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散寒;除濕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綱目》:腎與膀胱虛冷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05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花椒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