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甘
拼音注音 : Hénɡ Zhōu Wū Yào
別名 : 矮腳樟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 出處 : 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 來源 : 為防己科植物樟葉木防己的根或全株 生境分布 : 生于林中蔭處 原形態(tài) : 常綠灌木 化學成分 : 葉含衡州烏藥定、衡州烏藥靈 藥理作用 : 樟葉木防己堿有箭毒樣作用,在大鼠坐骨神經(jīng)-腓腸肌及蛙腹直肌標本上,可松弛橫紋肌,其強度在筒箭毒的1/100以下。一般來說,它們的神經(jīng)節(jié)阻斷作用大于其箭毒樣作用,與六烴季銨相似 功能主治 : 治高血壓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énɡ Zhōu Wū Yào 別名 : 矮腳樟 英文名 : Root of Laurelleaf Snailseed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防己科植物樟葉木防己的根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腳林緣或灌叢陰處 原形態(tài) : 樟葉木防己 直立灌木,高1-5m 化學成分 : 樟葉木防已莖含衡州烏藥堿(coclaurine),消旋半日花酚堿(laudanine),N-甲基衡州烏藥堿(N-methylcoclau-rine),木防已堿(trilobine)異木防已堿(isotrilobine)樟葉木防已堿(laurifoline),二氫刺桐定堿(dihydroerysodine) 藥理作用 : 樟葉木防己堿有箭毒樣作用,在大鼠坐骨神經(jīng)一腓腸肌及蛙腹直肌標本上 歸經(jīng) : 脾;腎經(jīng) 性味 : 辛;甘;性溫 功能主治 : 順氣寬胸;祛風止痛。主胸膈痞脹;脘腹疼痛;疝氣;膀光冷氣;小便頻數(shù);風濕腰腿痛;跌打傷痛;狀痛;神經(jīng)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295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
上一篇:
蝴蝶花
下一篇:
褐云瑪瑙螺
《中華本草》:衡州烏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