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Hēi Zhī Mɑ
別名 : 胡麻、油麻、巨勝、脂麻
英文名 : SEMEN SESAMI NIGRUM
來源 : 本品為脂麻科(胡麻科)脂麻屬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.的干燥成熟種子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,曬干,打下種子,除去雜質(zhì),再曬干。
性狀 : 本品呈扁卵圓形,長約3mm,寬約2mm。表面黑色,平滑或有網(wǎng)狀皺紋。尖端有棕色點狀種臍。種皮薄,子葉2,白色,富油性。氣微,味甘,有油香氣。
炮制 : 黑芝麻除去雜質(zhì),洗凈,曬干。用時搗碎。炒黑芝麻取凈黑芝麻 鑒別 : (1) 取本品1g 歸經(jīng) : 歸肝、腎 性味 : 甘,平 功能主治 : 補肝腎 用法用量 : 9~15g 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 拼音注音 : Hēi Zhī Mɑ 別名 : 胡麻子 英文名 : Semen Sesami Nigrum 來源 : 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.的種子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 生境分布 : 除西藏外,各省區(qū)均有栽培。主產(chǎn)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北。 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草本,高達1m。莖直立,四棱形,稍有柔毛。葉對生或上部葉互生;上部葉披針形或狹橢圓形,全緣 性狀 : 種子扁卵圓形 化學成分 : 含脂肪油 性味 : 性平,味甘 功能主治 : 補肝腎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Hēi Zhī Mɑ 別名 : 胡麻 出處 : 《晶珠本草》記載:“芝麻分黑白兩種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胡麻科植物芝麻的黑色種子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esamum indicum L.[S.orientale L]采收和儲藏:8-9月果實呈黃黑時采收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栽培于夏季氣溫較高,氣候干燥 原形態(tài) : 芝麻,一年生草本,高80-180cm。莖直立,四棱形,棱角突出,基部稍木質(zhì)化,不分枝,具短柔毛。葉對生,或上部者互生;葉柄長1-7cm;葉片卵形、長圓形或披針形,長5-15cm,寬1-8cm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 性狀 : 性狀鑒別:本品扁卵圓形,長2.5~4mm,寬1.5~2mm,一端鈍圓,另端尖 化學成分 : 黑芝麻種子含脂肪油可達55% 藥理作用 : 1.降血糖作用:種子提取物給大鼠口服,可降低血糖,增加肝臟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,但大劑量則降低糖元含量。2.促腎上腺作用:黑芝麻0.2ml/100g體重喂飼大鼠 歸經(jīng) : 肝;脾 性味 : 味甘 功能主治 : 補益肝腎;養(yǎng)血益精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62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《中藥大辭典》:黑芝麻
《中華本草》:黑芝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