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Màn Tuó Qié Gēn
出處 : 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 : 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。夏季采集,洗凈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高山向陽坡地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。
原形態(tài) : 曼陀茄,又名:向陽花、茄參。多年生草本,高約20~50厘米,全株無毛。根長圓錐形,外皮淡褐色。葉互生;莖生葉較基生葉大,菱狀倒披針形,長3~8厘米,寬1~2.5厘米,全緣?;▎紊~腋,具長梗;萼5裂,擴大;花冠鐘狀。紫色;5裂;雄蕊5;花柱長。漿果,球形。種子多數(shù)。
性味 : 甘微苦,溫,有毒。
功能主治 : 溫中散寒,解郁止痛。
復方 : 治胃痛:曼陀茄根三厘,酒送服,日服二次。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Màn Tuó Qié Gēn
別名 : 向陽花根、天山一支龍、野洋芋
英文名 : Root of Caulescent Mandrake, Caulescent Mandrake
出處 :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andragora caulescens C. B. Clarke[Anisodus Mariae Pascher; A.caulescens (C. B. Clarke) Diels; Mairela yunnanensis Levl.]采收和儲藏:秋季挖取,洗凈,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高山向陽坡地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醛。
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全株被短柔毛。根長圓錐形,肉質,外皮淡褐色。莖長10-17cm,上部常分枝,分枝有時較長。葉在莖上端不分枝是則簇集,分枝時在莖上者互生,較小,在枝條上的較大且排列較密,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連葉柄長5-25cm,寬2-5cm,先端鈍,基部漸狹而下延到葉柄成狹窄狀。花單生于葉腋或近簇生,具長梗;花萼輻狀鐘形,5中裂,裂片卵狀三角形,宿存;花萼鐘形,暗紫色,5中裂;雄蕊5,花絲著生于花藥背部;子房2室,花柱長。漿果于狀,多汗液。種子多數(shù),黃色,扁腎形。花、果期5-8月。
化學成分 : 根、葉均含天集郵冊子胺(hyoscyamine),根中含量為0.13%,葉中含量為0.07%[1]。
性味 : 味甘;微苦;性濕;有毒
功能主治 : 溫中止痛。主脘腹疼痛;跌打損傷
用法用量 : 內服:研末,0.06-0.09g。
復方 : 治胃痛:曼陀茄根三分,酒送服,日服二次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67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曼陀羅根
下一篇: 木蘭寄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