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Mù Fú Rónɡ Huā
別名 : 芙蓉花(《清異錄》) 出處 : 《綱目》 來(lái)源 : 為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。10月采摘初開(kāi)放的花朵,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多栽培于庭園。分布全國(guó)大部地區(qū)。主產(chǎn)浙江、江蘇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木芙蓉(《柳河?xùn)|集》)又名:木蓮(《江醴陵集》),杹木、杹皮樹(shù)(《綱目》),醉酒芙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大葉芙蓉。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2~5米。枝被星狀短柔毛。葉大,互生,闊卵形至圓卵形,長(zhǎng)10~20厘米,寬9~22厘米,掌狀3~5裂,裂片三角形;基部心形,先端短尖或漸尖,邊緣有波狀鈍齒,上面稍有毛 性狀 : 干燥花呈鐘形,或團(tuán)縮成不規(guī)則橢圓狀;小苞片8~10枚,線形;花萼灰綠色,5裂,表面被星狀毛;花冠淡紅色、紅褐色至棕色,皺縮 歸經(jīng) : ①《滇南本草)):"入肺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清熱,涼血,消腫,解毒,治癰腫,疔瘡,燙傷,肺熱咳嗽,吐血,崩漏,白帶。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主惡瘡。"②《滇南本草》:"止咳嗽,解諸毒瘡。"③《滇南本草圖說(shuō)》:"敷瘡,清肺涼血,散熱消腫。"④《綱目》:"治一切大小癰疽,腫毒惡瘡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吐血 臨床應(yīng)用 : 用芙蓉花制成20%軟膏外敷,治療癤腫,蜂窩組織炎等具有消炎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71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