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苦
拼音注音 : Máo Pú Tɑo Yè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Vitis quinguangularis Rehd.的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600-1500m的山坡灌叢及林緣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臺灣、湖北、廣西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毛葡萄 木質(zhì)藤本,長達8m。幼枝、葉柄和花序軸密被白色或褐色蛛絲狀柔毛,老枝紫紅色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3-7cm;葉片卵形或五角狀卵形,不分裂或具不明顯的3-5角棱以至3-5裂,長8-15cm,寬6-10cm,先端急尖,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,邊緣有微波狀牙齒,上面綠色,初被柔毛,后變無毛 性味 : 微酸;苦;平 功能主治 : 止血。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: 外用:適量,研未敷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83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