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Mí Hóu Táo Gēn
出處 :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
來源 : 為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的根或根皮。全年可采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性味 : 《陜西中草藥》:"酸微甘,涼,有小毒。"
注意 : 《閩東本草》:"孕婦不宜服。"
功能主治 : 清熱,利尿,活血,消腫。治肝炎,水腫,跌打損傷,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,淋濁,帶下,瘡癤,瘰疬。①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"利尿,緩瀉。治腹水;外用接骨,消傷。"②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健胃,活血,催乳,消炎。"③《陜西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活血消腫,抗癌。治瘡癤,瘰疬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~2兩;或燉豬腸。外用:搗敷。
復(fù)方 : ①治急性肝炎:獼猴桃根四兩,紅棗十二枚。水煎當(dāng)茶飲。(《江西草藥》)②治水腫:獼猴桃根三至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③治消化不良,嘔吐:獼猴桃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④治跌打損傷:獼猴桃鮮根白皮,加酒糟或白酒搗爛烘熱,外敷傷處;同時用根二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⑤治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:獼猴桃、木防己各五錢,葒草三錢,胡枝子一兩,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⑥治淋濁,帶下:獼猴桃根一至二兩,薴麻根等量,酌加水煎,日服兩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⑦治產(chǎn)婦乳少:獼猴桃根二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⑧治癤腫:獼猴桃鮮根皮搗爛外敷;同時用根二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⑨治脫肛:獼猴桃根一兩,和豬腸燉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⑩治胃腸系統(tǒng)腫瘤,乳腺癌:獼猴桃根二兩五錢,水1000毫升,煎三小時以上,每天一劑,十至十五天為一療程。休息幾天再服,共四個療程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Mí Hóu Táo Gēn
別名 : 洋桃根。
英文名 : Yangtao Actinidia Root
出處 : 出自《福建民間草藥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.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切段,曬干或鮮用。宜在栽種10年后輪流適當(dāng)采挖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林間或灌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及陜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神速建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獼猴桃 藤本。幼枝赤色,同葉柄密生灰棕色柔毛,老枝無毛;髓大,白色,片狀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達(dá)6cm;葉片紙質(zhì),圓形、卵圓形或倒卵形,長5-17cm,先端突尖、微凹或平截,基部闊步楔形至心臟形,邊緣有刺毛狀齒,上面暗綠色,僅葉脈有毛,下面灰白色,密生灰棕色星狀絨毛?;▎紊驍?shù)朵聚生于葉腋;單性花,雌雄異株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;萼片5,稀4,基部稍連合,與花梗被淡棕色絨毛;花瓣5,稀4,或多至6-7片,剛開放時呈乳白色,后變黃色;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背著;子房上位,多室,花柱絲狀,多數(shù)。漿果卵圓形或長圓形,長3-5cm,密生棕色長毛,有香氣。種子細(xì)小,黑色?;ㄆ?-7月,果熟期8-9月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粗長,有少數(shù)分枝。商品已切成段,長1-3cm,直徑3-5cm。外皮厚2-5mm,棕褐色或灰棕色,粗糙,具不規(guī)則縱溝紋。切面皮部暗紅色,略呈顆粒性,易折碎成小快狀,布有白色膠絲樣物(粘液質(zhì)),尤以皮部內(nèi)側(cè)為甚;木部淡棕色,質(zhì)堅硬,強木化,密布小孔(導(dǎo)管);髓較大,直徑約4mm,髓心呈膜質(zhì)片層狀,淡棕白色。氣微,味淡、微澀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獼猴桃多糖復(fù)合物(actinidi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 ACPS)及豐富的抗壞血酸(ascorbic acid)。
藥理作用 : 獼猴桃根煎劑10g/kg腹腔注射,有促進(jìn)小鼠體內(nèi)自然殺傷細(xì)胞活性的作用。
鑒別 : 理化鑒別 (1)取本品粗粉5g,置帶塞的錐形瓶中,加水50ml,水?。?0-80 ℃)溫浸2h,前1h內(nèi)時時振搖,濾過。取濾液置小燒杯中,于紫外光燈下觀察,顯亮綠色熒光。取本品橫切面置紫外光燈下觀察,顯亮黃色熒光。(2)上述水浸液1ml,加碘化鉍鉀試液1-2滴,立即顯污綠色沉淀。改用碘-碘化鉀試液,則顯黑綠色沉淀。(3)取上太水浸液,滴在點滴板上,滴加等量的碘化汞鉀試液,顯深藍(lán)色,繼而漸轉(zhuǎn)灰褐色。
歸經(jīng) : 心;腎;肝;脾經(jīng)
性味 : 甘;澀;性涼;小毒
注意 : 《閩東本草》:孕婦不宜服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;祛 風(fēng)利濕;活血消腫。主治肝炎;痢疾;消化不良;淋濁;帶下;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;水腫;跌打損傷;瘡癤;瘰疬結(jié)核;胃腸道腫瘤及乳腺癌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0-60癥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復(fù)方 : ①治急性肝炎:獼猴桃根四兩,紅棗十二枚。水煎當(dāng)茶飲。(《江西草藥》)②治水腫:獼猴桃根三至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③治消化不良,嘔吐:獼猴桃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④治跌打損傷:獼猴桃鮮根白皮,加酒槽或白酒搗爛烘熱,外敷傷處;同時用根二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⑤治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:獼猴桃、木防己各五錢,葒草三錢,胡枝于一兩,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⑥治淋濁,帶下:獼猴桃根一至二兩,芋麻根等量,酌加水煎,日服兩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⑦治產(chǎn)婦乳少:獼猴桃根二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⑧治癤腫:獼猴桃鮮根皮搗爛外敷;同時用根二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⑨治脫肛:獼猴桃根一兩,和豬腸燉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⑩治胃腸系統(tǒng)腫瘤,乳腺癌:獼猴桃根二兩五錢,水1000毫升,煎三小時以上,每天一劑,十至十五天為一療程。休息幾天再服,共四個療程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各家論述 : 1.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利尿,緩瀉。治腹水;外用接骨,消傷。2.《浙江民間常用早藥》:健胃,活血,催乳,消炎。3.《陜西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活血消腫,抗癌。治瘡癤,瘰疬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89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獼猴桃枝葉
下一篇: 貓頭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