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Māo ěr Duo Cǎo
別名 : 草蚱螞蓮、土知母、毛芨蕨、龍頭鳳尾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
出處 : 《昆明藥植調(diào)查報告》
來源 : 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莖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石面。分布云南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 性味 : 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根莖,味辛微苦,性涼。" 功能主治 : ①《昆明藥植調(diào)查報告》:"全草,治胃氣痛。"②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根莖,消炎,退熱。"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 復方 : 治傷寒高熱:草蚱螞蓮根莖一至三錢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Māo ěr Duo Cǎo 別名 : 草蚱螞蓮、土知母、毛芨蕨、龍頭鳳尾、象牙七、聯(lián)公七 英文名 : root or all-grass of Golden Hair Gymnopteris 出處 : 出自《昆明藥植調(diào)查報告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ymnopteris vestita (Wall.ex Presl)Underw.[Grammitis vestita Wall.]采收和儲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00-3900m的巖壁或灌木叢中巖石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莖粗短,密生長線形鱗片;須根長達15cm,棕黑色,彎曲,纖細而堅韌。葉柄長7-15cm,棕色至棕黑色,有光澤 歸經(jīng) : 肺;胃經(jīng) 性味 : 辛;苦;涼 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;行氣止痛。主傷寒高熱;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;胃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 復方 : 治傷寒高熱:草蚱螞蓮根莖一至三錢,水煎服 各家論述 : 1.《昆明藥植調(diào)查報告》:全草,治胃氣痛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890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貓耳朵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