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Mì Gān Cǎo
來源 : 大戟科蜜柑草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,以全草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東北 性味 : 苦,寒。有小毒 功能主治 : 消食止瀉 用法用量 : 3~5錢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Mì Gān Cǎo 出處 : 《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》 來源 : 為大戟科植物蜜柑草的全株。夏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坡或路旁。分布江蘇 原形態(tài) : 一年生草本,高15~60厘米 性味 : ①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:"微苦,寒 功能主治 : ①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:"清熱,明目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 復方 : 治痢疾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Mì Gān Cǎo 別名 : 夜關門 英文名 : all-grass of Matsumura Leafflower 出處 : 出自《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大戟科值物蜜柑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[P.ussuriensis Rupr.et Maxim.]采收和儲藏:夏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 原形態(tài) : 蜜柑草 一年生草本,高15-60cm。全株光滑無毛。莖直立,分枝細長。葉互生,具短柄;托葉小,2枚;葉片條形或披針形,長8-20mm,寬2-5mm,先端尖,基部近圓形。花簇生或單生于葉腋;花小 性狀 : 性狀鑒別 全草長15-60cm;莖無毛,分枝細長。葉2列,互生,條形或披針形,長8-20mm,寬2-5mm,頂端尖,基部近圓形,具短柄,托葉小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 歸經 : 肝;胃經 性味 : 味苦 功能主治 :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: 內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;或鮮草搗敷。 復方 : 治痢疾,腸炎: 蜜柑草一兩至一兩半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各家論述 : 1.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:治蛇咬傷,小兒疳積。并治感冒,眼結膜炎,暑熱腹瀉,痢疾,夜盲癥,尿路感染,尿路結石,腎炎水腫。2.《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》:清肝明目,消疳止痢。治肝炎黃疸,暑熱腹瀉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02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《中藥大辭典》:蜜柑草
《中華本草》:蜜柑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