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Nán Wǔ Wèi Zǐ
英文名 : 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
來源 : 本品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.et Wils.的干燥成熟果實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,曬干,除去果梗及雜質(zhì)。
性狀 : 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徑4~6mm。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,干癟,皺縮,果肉常緊貼種子上。種子1~2,腎形,表面棕黃色,有光澤,種皮薄而脆。果肉氣微,味微酸。
貯藏 : 置通風干燥處,防霉。
炮制 : 南五味子: 除去雜質(zhì)。用時搗碎。醋南五味子: 取凈南五味子,照醋蒸法(附錄Ⅱ D)蒸至黑色。用時搗碎。表面棕黑色,干癟,果肉常緊貼種子上,無黏性。種子表面棕色,無光澤。
鑒別 : 取本品粉末 1g,加氯仿20ml,加熱回流0.5小時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氯仿 1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南五味子對照藥材 1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再取五味子甲素對照品,加氯仿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,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 GF254薄層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℃)-甲酸乙酯-甲酸(15:5:1)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燈(254nm)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歸經(jīng) : 歸肺、心、腎經(jīng)。
性味 : 酸、甘,溫。
功能主治 : 收斂固澀,益氣生津,補腎寧心。用于久嗽虛喘,夢遺滑精,遺尿尿頻,久瀉不止,自汗,盜汗,津傷口渴,短氣脈虛,內(nèi)熱消渴,心悸失眠。
用法用量 : 1.5~6g。
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
拼音注音 : Nán Wǔ Wèi Zǐ
別名 : 紅木香、紫金藤、紫荊皮、盤柱香、內(nèi)紅消、風沙藤、小血藤、長梗南五味子、盤柱南五味子
來源 : 木蘭科南五味子屬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 (K. peltigera Rehd. et Wils.),以根、根皮與莖入藥。全年可采,曬干。
性味 : 辛、苦,溫。
功能主治 : 活血理氣,祛風活絡,消腫止痛。用于潰瘍病,胃腸炎,中暑腹痛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跌打損傷。
用法用量 : 2~5錢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15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南丹參
下一篇: 南五味子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