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辛
;平,N,中藥,南蛇藤葉" />拼音注音 : Nán Shé Ténɡ Yè
出處 : 《中國藥植志》
來源 : 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葉片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5種黃酮甙:山柰酚-7-鼠李糖甙 功能主治 : 《中國藥植志》:"治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搗汁沖酒。外用:搗敷 復(fù)方 : 治蛇咬傷:鮮南蛇藤葉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Nán Shé Ténɡ Yè 英文名 : Leaf of Oriental Bittersweet 出處 : 出自《中國藥植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.的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丘陵 原形態(tài) : 南蛇藤 落葉攀援灌木 化學(xué)成分 : 含山柰酚-7-a-L-鼠李糖甙(kaempferol-7-a-L-rhamnoside),山奈酚-3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 性味 : 苦;辛 功能主治 : 祛風(fēng)除濕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《中國藥植志》:治毒蛇咬傷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17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南蛇藤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