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Nán Cái
出處 : 楠木一名,最早見于《肘后方》,梁《別錄》稱楠材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樟科植物楠木的木材及枝葉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闊葉林中 原形態(tài) : 楠木大喬木 栽培 : 1.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。幼苗和幼樹耐陰,成樹喜光 性狀 : 性狀鑒別 枝圓柱形 歸經(jīng) : 脾;胃經(jīng) 性味 : 辛;微溫 注意 : 孕婦慎服。 功能主治 : 和中降逆;止吐止瀉;利水消腫。主暑濕霍亂;腹痛;吐瀉轉(zhuǎn)筋;水腫;聤耳出膿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5-15g。外用:適量,煎湯洗足;或燒研粉,棉裹塞耳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22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