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中國藥典》:胖大海
拼音注音 : Pànɡ Dà Hǎi
別名 : 大海、大海子
、大洞果、大發(fā)
英文名 : SEMEN STERCULIAE LYCHNOPHORAE
來源 : 本品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 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性狀 : 本品呈紡錘形或橢圓形,長2~3cm,直徑1~1.5cm
。先端鈍圓,基部略尖而歪
,具淺色的圓形種臍
,表面棕色或暗棕色,微有光澤
,具不規(guī)則的干縮皺紋。外層種皮極薄
,質(zhì)脆
,易脫落。中層種皮較厚
,黑褐色
,質(zhì)松易碎
,遇水膨脹成海綿狀
。斷面可見散在的樹脂狀小點(diǎn)。內(nèi)層種皮可與中層種皮剝離
,稍革質(zhì)
,內(nèi)有2片肥厚胚乳
,廣卵形;子葉2枚
,菲薄
,緊貼于胚乳內(nèi)側(cè),與胚乳等大
。氣微,味淡
,嚼之有黏性
。
貯藏 : 置干燥處,防霉 ,防蛀
。
鑒別 : (1)取本品數(shù)粒置燒杯中 ,加沸水適量,放置數(shù)分鐘即吸水膨脹成棕色半透明的海綿狀物
。(2)取本品粉末0.2g,加水10ml
,置水浴中加熱30分鐘
,濾過,取濾液4ml
,加氫氧化鈉試液3ml 及堿性酒石酸銅試液5ml
,置水浴中加熱,即生成紅色沉淀
。
歸經(jīng) : 歸肺 、大腸經(jīng)。
性味 : 甘,寒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潤肺,利咽解毒,潤腸通便。用于肺熱聲啞,干咳無痰,咽喉干痛,熱結(jié)便閉,頭痛目赤。
用法用量 : 2~3枚,沸水泡服或煎服。
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胖大海
拼音注音 : Pànɡ Dà Hǎi
別名 : 安南子、大洞果(《綱目拾遺》),胡大海、大發(fā)(張壽頤) ,通大海(《獸醫(yī)國藥及處方》),大海子(《中藥志》)
。
出處 : 《綱目拾遺》
來源 : 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種子 。4~6月,由開裂的果實(shí)上采取成熟的種子
,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熱帶地區(qū) 。分布越南
、印度、馬來西亞
、泰國
、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。主產(chǎn)于越南
、泰國、印度尼西亞
、馬來西亞等地
。
原形態(tài) : 落葉喬木,高30~40米。樹皮粗糙而略具條紋。葉互生;葉柄長5~15厘米;葉片革質(zhì),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10~20厘米,寬6~14厘米,先端鈍或銳尖,基部圓形或幾近截形,全緣,光滑無毛
。花雜性同株
,成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
;花萼鐘狀
,宿存
,裂片披針形;花瓣呈星狀伸張
;雄花具雄蕊10~15
,罕至30,花藥及花絲均具疏柔毛
,不育心皮被短絨毛;雌花具雌蕊1
,子房為5個被短絨毛的心皮組成,具1細(xì)長纖弱的子房柄
,柱頭2~5裂
,退化雄蕊為一簇?zé)o柄花藥
。蓇葖果1~5個,著生于果梗
,長18~24厘米,基部寬5~6厘米
,呈船形,在成熟之前裂開
;最初被疏柔毛:旋脫落。種子梭形或倒卵形
,長18~25毫米
,直徑12毫米,深黑褐色
,表面具皺紋;子葉大
,長12毫米
,寬10毫米,半圓形
,胚乳豐富
。
性狀 : 干燥種子呈橢圓形,狀似橄欖,先端鈍圓
,基部略尖,長2~3厘米
,直徑l~1.5厘米
。表面棕色至暗棕色,微有光澤
,具細(xì)密的不規(guī)則皺紋
,基部具淺色的圓形種臍。外種皮質(zhì)輕而疏松
,易剝落
,遇水膨大成海綿狀塊。內(nèi)種皮紅棕色至棕黑色
,先端有一黃白色的圓斑。剝?nèi)?nèi)種皮后
,胚乳肥厚
,成2片,暗棕色或灰棕色
。子葉2片
,緊貼于胚乳
,菲薄而大。氣無
,久嚼有粘性
。以個大、棕色
、表面皺紋細(xì)、不碎裂者為佳
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種子外層含西黃芪膠粘素 ,果皮含半乳糖15.06%,戊糖(主要是阿拉伯糖)24.7%
。
藥理作用 : ①瀉下作用胖大海種子浸出液,對兔有緩瀉作用 ,因可增加腸內(nèi)容積(增加容積為瓊脂的8倍),有機(jī)械刺激而致緩瀉。將胖大海外層皮
、軟殼
、仁分別水浸提取,對于麻醉犬
,無論何種給藥方法
,皆可明顯增加腸蠕動(仁的作用最強(qiáng),軟殼次之
,外層最弱)
,此作用可被阿托品所拮抗;1:40萬的仁的浸出液使離體兔腸蠕動增加
,其他二層作用不顯。②降壓作用胖大海仁(去脂干粉)制成25%溶液
,靜注
、肌注或口服,皆可使犬
、貓血壓明顯下降
。進(jìn)一步實(shí)驗(yàn)表明其降壓原理可能與中樞有關(guān)。胖大海仁水浸劑對麻醉犬是降壓作用
,而對兔卻為升壓(兔有效量較犬大10倍)
;對犬、兔血壓不同的影響
;皆可用組織胺增敏
。③其他作用胖大海外皮、軟殼
、仁的水浸提取物皆有一定利尿和鎮(zhèn)痛作用
,仁最強(qiáng);三者皆無局部刺激作用
。胖大海仁(去脂干粉)用于急性中毒試驗(yàn)
,可見兔呼吸困難
,運(yùn)動失調(diào)
;犬連續(xù)10~15天用大量致死后,可見肺充血水腫
,肝脂變;小鼠半數(shù)致死量口服為12.96克/公斤
。兔靜脈注射大量(1%2毫升)胖大海仁水浸劑
,可見呼吸先停,心臟還跳
,胃腸表面很紅。同屬植物Sterculia pruriens的毒性是由于氫氰酸所致
。
炮制 : 除去雜質(zhì),篩去泥沙即可。不能用水洗 。
性味 : 甘淡 ,涼。①《綱目拾遺》:"甘淡
。"②張壽頤:"味淡微甘,性溫
。"③《藥材資料匯編》:"甘淡,性涼
。"
功能主治 : 清熱,潤肺,利咽,解毒。治干咳無痰,喉痛,音啞,骨蒸內(nèi)熱,吐衄下血,目赤,牙痛,痔瘡漏管。《綱目拾遺》:"治火閉痘,并治一切熱癥勞傷吐衄下血,消毒去暑,時行赤眼
,風(fēng)火牙疼
,蟲積下食,痔瘡漏管
,干咳無痰
,骨蒸內(nèi)熱,三焦火癥
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;或泡茶。
復(fù)方 : ①治干咳失音,咽喉燥痛,牙齦腫痛,因于外感者:胖大海五枚,甘草一錢。燉茶飲服,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。(《慎德堂方》)②治大便出血:胖大海數(shù)枚,開水泡發(fā),去核
,加冰糖凋服。因熱便血
,效
。(《醫(yī)界春秋》(1):93,1936)
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:取胖大海4~8枚,放入碗內(nèi),沖入沸水
,悶蓋半小時左右(天冷須保暖)
,徐徐服完;間隔4小時
,如法再泡服1次。治療100例
,治愈68例,顯著好轉(zhuǎn)21例
,效果不佳14例
。有的經(jīng)2~3天即愈
。
各家論述 : 張壽頤:"此藥亦曰大發(fā):以其一得沸水,即裂皮發(fā)脹,幾盈一甌故也
。近人用之,皆以治傷風(fēng)咳嗽
,鼻塞聲重等癥
。性溫
,故能散寒風(fēng)
,然其味極談
,微含甘意
,溫散之藥,決不如此
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!朴陂_宣肺氣
,并能通泄皮毛,風(fēng)邪外閉
,不問為寒為熱,并皆主之
。抑能開音治暗,爽嗽豁痰
。趙謂治火閉之痘,蓋熱毒壅于肌腠
,而痘出不快者
,此物開發(fā)最捷
,宜有速效
,恕軒之說,當(dāng)有征也
。輕用二
、三枚,如肺閉已甚
,咳不出聲
,或金窒音嘶者
,可用至五、六枚
。此蓋植物之果
,與苗葉情性不同,故發(fā)汗而極有應(yīng)驗(yàn)
,絕無溫升擾動之弊
,尤其可據(jù)。"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《中華本草》:胖大海
拼音注音 : Pànɡ Dà Hǎi
別名 : 安南子、大洞果、胡大海、大發(fā)、通大海 、大海子
、大海、大海欖
。
英文名 : Boat-fruited Scaphium Seed, Seed of Boat-fruited Sterculia
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種子 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采收和儲藏:4-6月果實(shí)開裂時采取成熟的種子
,曬干。胖大海外種皮遇水即膨脹發(fā)芽
,故果熟時要及時采收
。產(chǎn)區(qū)因植株高大,一般都是采取砍樹的方式采摘果實(shí)
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熱帶地區(qū)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越南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及印度尼西亞等國。我國廣東湛江、海南、廣東東興、云南西雙版納已有引種。
原形態(tài) : 胖大海 落葉喬木,高可達(dá)40m。樹皮粗糙,有細(xì)條紋。葉互生;葉柄長5-15cm;葉片革質(zhì),長卵圓形或略呈三角狀,長10-20cm,寬6-12cm,先端鈍或銳尖,基部圓形或近心形,全緣或具3個缺刻,光滑無毛,下面網(wǎng)脈明顯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雜性同株;花萼鐘狀,長7-10mm,深裂,裂片披針形,宿存,外面被星狀柔毛;雄花具10-15個雄蕊,花藥及花絲均被疏柔毛,不育心皮被短柔毛;雌花具1枚雌蕊
,由5個被短柔毛的心皮組成
,具1細(xì)長纖弱的子房柄
,柱頭2-5裂,退化雄蕊為1簇?zé)o花絲的花藥
,環(huán)繞子房著生
。蓇葖果1-5個
,船形,長可達(dá)24cm
,基部寬5-6cm
,成熟前開裂
,內(nèi)含1顆種子
。種子橢圓形或長圓形,有時為梭形
,長1.8-3cm
,直徑1-1.6cm
,黑褐色或黃褐色,表面疏被粗皺紋
,種臍位于腹面的下方而顯歪斜
。
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胖大海原產(chǎn)熱帶,在引種區(qū)的年平均溫度為21-24.9℃。喜陽光,成齡期耐旱
,對土壤的要求不嚴(yán)
,在砂壤土、黃壤土和磚紅壤土上均生長良好
。宜選擇排水良好
、避風(fēng)地區(qū)種植
。栽培技術(shù) 用種子繁殖
、空中壓條繁殖或嫁接繁殖。種子繁殖:采摘種皮呈黑褐色
、表面具有明顯皺紋的成熟種子
,播于潔凈的沙床上
,開溝點(diǎn)播,溝距12cm
,種子之間距離約5cm
,深約3cm。播后用沙蓋種
,再用稻草覆蓋畦面,澆透水
,并保持畦面濕潤
。種子千粒重1270g
,每1hm2播種量約675kg。待出苗后
,移入營養(yǎng)袋育苗
,苗高30-50cm便可定植于大田
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?罩袎簵l繁殖:選取木栓化的枝條,在距離頂端20-30cm處進(jìn)行環(huán)剝
,環(huán)剝后約經(jīng)1-2d,待傷口稍干后
,用濕椰糠或稻草裹濕泥包在傷口周圍,再用塑料膜包裹
,約經(jīng)2個月左右便長出新根
,新根若已開始木栓化,便可將枝條剪下假植于沙池中
,或直接定植于大田
。嫁接繁殖:采用上部樹冠分枝
、組織充實(shí)
、直徑1-1.5cm的褐綠色較平滑的枝條,剪取長12-15cm一段作為接穗
,選和胖大海親和力強(qiáng)的同屬植物Scaphium wallichii Schottet Endl.作砧木進(jìn)行枝接
,也可剝?nèi)〗铀氲难科M(jìn)行芽接
。接穗和砧木愈合后
,切去砧木的主干
,經(jīng)常打去砧木的萌芽
。田間管理 定植后1年內(nèi)注意除草
,每季度施肥1次
,每次1hm2施尿素15-30kg,腐熟牛欄糞或堆肥12000-15000kg
,采用穴施,施后再覆土
。在定植后1年
,株高已達(dá)1m左右
,便可摘頂進(jìn)行矮化栽培。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綠鱗象甲
,成蟲為害葉和嫩莖
,可人工捕殺
,或用棉油皂50倍液噴霧
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 種子橢圓形 ,狀如橄欖
,長2-3cm
,直徑1.1-1.8cm
,兩端稍尖。表面黃棕色或棕色
,稍有光澤,具不規(guī)則的細(xì)皺紋
,基部稍尖
,有淡色的圓形種臍
。種皮外層極薄
,質(zhì)脆,易脫落;中層種皮較厚,黑棕色
,為薄壁組織
,質(zhì)松易碎,在水中浸泡后迅速膨脹呈海棉狀而使外層種皮破裂
,斷面可見散在的樹脂狀小點(diǎn)
;內(nèi)層種皮紅棕色,稍革質(zhì)
,可與中層剝離
。胚乳肥厚淡黃色,子葉2片
,菲薄
,黃色,緊貼于胚乳內(nèi)方
。氣微
,味微甘,久嚼有粘性
。以個大
、堅(jiān)質(zhì)、棕色
、有細(xì)皺紋及光澤者為佳
。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:淡棕色。①種皮表皮細(xì)胞表面觀方形或五角形
,淡棕色
,垂周壁增厚,有壁孔
。氣孔多
。②腺毛頭部扇形或鈍橢圓形,直徑45-92μm
,由0-20細(xì)胞組成
,含棕色物;柄單細(xì)胞
。③非腺毛較少
,常破碎;完整者呈星狀
,直徑220-260μm
,4-13分叉,含棕色物
。④種皮薄壁細(xì)胞遇水膨脹為不規(guī)則形
,具單紋孔
,含淡棕色物,胞間隙較大
。此外有少數(shù)螺紋及環(huán)紋導(dǎo)管
。
毒性 : 胖大海仁(去脂干粉)用于急性中毒試驗(yàn),可見兔呼吸困難,運(yùn)動失調(diào);犬連續(xù)10-15天用大量致死后,可見肺充血水腫,肝脂變;小鼠半數(shù)致死量口服為12.96g/kg。兔靜脈注射大量(l%2ml)胖大海仁水浸劑,可見呼吸先停,心臟還跳,胃腸表面很紅。同屬植物Sterculia pruriens的毒性是由于氫氰酸所致
。小鼠口服的半數(shù)致死量為12.96g/kg。曾有服用胖大海20g沸水浸泡液致過敏的報道
,該例患者服后2小時左右全身發(fā)癢
,隨之皮膚潮紅,伴有頭暈
、心慌
、胸悶、惡心
、口唇水腫等過敏癥狀,經(jīng)用抗過敏藥治療,5天后皮膚消退,癢感消失
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種子外層含西黃芪膠粘素(bassorin),果皮含半乳糖(galactose)15.06%,戊糖(pentaglucose)[主要是阿拉伯糖(arabinose)]24.7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