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Qī Lǐ Xiānɡ
別名 : 滿山香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箱》)。
出處 : 《修訂增補天寶本草》
來源 : 為馬錢科植物醉魚草的根。8~9月采挖,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產(chǎn)四川、湖南。
性狀 : 根長30~90厘米,粗1~2厘米,外表灰棕色,斷面內(nèi)心淡棕色,較堅硬。
性味 : ①《修訂增補天寶本草》:"味酸辛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溫,味辛苦,有小毒。"
注意 : 《四川中藥志》:"孕婦忌服。"
功能主治 : 活血化瘀。治經(jīng)閉,癥瘕,血崩,小兒疳積,腮腺炎。①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調(diào)氣血,通月經(jīng)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行血活血。治血瘀癥瘕及崩帶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(鮮者1~2兩)。
復方 : ①治血瘀癥瘕:七里香、蜀羊泉、莪術、三棱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②治小兒疳積:醉魚草根、爵床各二錢,黃麻葉一錢。燉瘦豬肉吃。③治流行性腮腺炎:醉魚草根二錢,犁頭草三錢,金銀花藤一兩,木芙蓉桿三錢,獅子草二錢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④治淋巴結核:醉魚草根、夏枯草、貓爪草各五錢,鮮土圞兒三兩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⑤治風濕性關節(jié)炎及腰痛:醉魚草根五錢,土藿香三錢,白芷六錢,佩蘭三錢,木防己一兩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常用中草藥配方》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Qī Lǐ Xiānɡ
別名 : 滿山香
英文名 : Root of Lindley Butterflybush
出處 : 出自《修訂增補天寶本草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海桐花科植物臺瓊海桐的根、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ittosporum pentondrum Merr.var.hainanense(Gagnep.)H.L.Li[P.formosanum Hayata;P.formosanum Hayata var.hainanense Gagnep.]采收和儲藏:全年可采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岸邊,為樹種之一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臺灣、海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臺瓊海桐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高達12cm。嫩枝被銹色柔毛,老枝禿凈,皮孔不很明顯。葉簇生于枝頂,呈假輪生;葉柄長5-12mm;葉片幼嫩時紙質(zhì),兩面均被柔毛,以后變革質(zhì),光滑無毛,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,長4-10cm,寬3-5cm,先端鈍,或急短尖,基部下延,狹楔形,上面深綠色有光澤,下面淺綠色,無毛,全緣或有波狀皺折;側脈7-10對,網(wǎng)脈在背面明顯,網(wǎng)眼細小。圓錐花序頂生,由多數(shù)傘房花序組成,密被銹褐色柔毛,總花序柄及花序軸長4-8cm,花梗長3-6mm,苞片披針形,早落;小苞片卵狀披針形;花淡黃色,有芳香;萼片分離,長卵形,先端鈍,有睫毛;花瓣長5-6mm;花絲長達3mm,花藥長1mm;子房卵形,基部被銹色疏柔毛。蒴果扁球形,光滑無毛,2片裂開,果片薄木質(zhì),內(nèi)側有橫格;種子約10顆,不規(guī)則多角形,徑約3mm?;ㄆ?-10月,果期12月至翌年2月。
注意 : 《四川中藥志》:孕婦忌服。
功能主治 : 活血消腫,解毒止痢。主跌打損傷,痢疾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復方 : 1.治血瘀癥瘕:七里香、蜀羊泉、莪術、三棱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2.治小兒疳積:醉魚草根。爵床各二錢,黃麻葉一錢。燉瘦豬肉吃。3.治流行性腮腺炎:醉魚草根二錢,犁頭草三錢,金銀花藤一兩,木芙蓉桿三錢,獅子草二錢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4.治淋巴結核:醉魚草根、夏枯草。貓爪草各五錢,鮮土LUAN兒三兩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5.治風濕性關節(jié)炎及腰痛:醉魚草根五錢,土藿香三錢,白芷六錢,佩蘭三錢,木防己一兩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(2.方以下出《常用中草藥配方》)
各家論述 : 1.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調(diào)氣血,通月經(jīng)。2.《四川中藥志》:行血活血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491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七角風
下一篇: 七鰓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