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Què Wènɡ
別名 : 黃刺蛾[成蟲名]、棗刺蛾、刺毛蟲、洋辣子、天漿子、棗八角
來源 : 昆蟲綱鱗翅目刺蛾科黃刺蛾Monema flavescens Walker [Cnidocampa flavescens (Walker)],以帶有石灰質(zhì)硬繭的蛹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全國各地 功能主治 : 清熱定驚。治小兒驚風(fēng),痢疾。用量1~3枚。治小兒急慢驚風(fēng):雀甕,白僵蠶,全蝎各3枚,共研細(xì)面,每服2分,麻黃0.5錢,煎湯送下。治乳蛾,喉痹:雀甕去殼,慢慢嚼煙。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Què Wènɡ 別名 : 躁舍(《本經(jīng)》),帖嘶房(《別錄》),雀兒飯甕(《蜀本草》),蛓毛蟲窠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棘剛子、天漿子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 出處 : 《本經(jīng)》 來源 : 為刺蛾科昆蟲黃刺蛾的蟲繭。8月采收。 生境分布 : 幼蟲多棲于梨、蘋果、棗、柿、櫻桃、李等果樹上,食害嫩葉。我國華南 原形態(tài) : 體黃褐色,長約15毫米 性味 : 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甘 功能主治 : 治小兒驚風(fēng)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 復(fù)方 : ①治小兒慢驚:天漿子(有蟲者)、白僵蠶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Què Wènɡ 別名 : 躁舍 英文名 : Moth cocoon 出處 : 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刺蛾科動(dòng)物黃刺蛾的蟲繭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幼蟲多棲于梨、蘋果、棗、柿、櫻桃、石榴、李等果樹上,食害嫩葉,結(jié)繭于樹權(quán)杈或枝干上越冬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資源分布: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 原形態(tài) : 黃刺蛾,頭和胸部黃色,足暗紅褐色。前翅內(nèi)半部黃色,外半部褐色 性狀 : 性狀鑒別,本品呈橢圓形的空殼,直徑6-10mm,其一斷側(cè)面呈截?cái)嘈危鎰t為一圓口,表面灰色,有縱一菜褐色條紋,側(cè)面有一棕色縱形條溝,為原附著樹枝上的殘痕。體輕,石灰質(zhì),捏則易碎,味淡。 藥理作用 : 1.抗缺氧作用,給小鼠腹腔注射雀甕水提取液2g/kg,1.5g/kg和1g/kg,可以顯著延長小鼠的缺氧存活時(shí)間。給大鼠股靜脈注射0.5g/kg和0.25g/kg雀甕水提取液,對(duì)垂體后葉素所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、心率減慢均有明顯的對(duì)抗作用。2.抗驚劂作用,小鼠腹腔注射10g/kg,5g/kg,2.5g/kg雀甕水提取液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 性味 : 味甘;性平 功能主治 : 熄風(fēng)止驚;解毒消腫。主小兒驚風(fēng);臍風(fēng);癲癇;乳蛾腫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 復(fù)方 : ①治小兒慢驚: 天漿子(有蟲者) 各家論述 : 1.《本經(jīng)》:主小兒驚癇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65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藥大辭典》:雀甕
《中華本草》:雀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