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ān Yè Qīnɡ
別名 : 金線吊葫蘆、絲線吊金鐘、三葉扁藤、石老鼠、小扁藤、石猴子、土經(jīng)丸
來源 : 為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三葉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.,以塊根或全草入藥。全年可采,曬干或鮮用。
生境分布 : 生于山谷疏林中或石壁上陰處。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四川等省。
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質(zhì)攀緣藤本,長可達10多米。著地部分節(jié)上生根,塊根卵形或橢圓形,棕褐色。莖細弱,無毛,老莖扁形,卷須不分枝與葉對生。葉互生,有柄,長2~3厘米;小葉3片,草質(zhì),卵狀披針形,中間小葉較大,長3~7厘米,頂端短漸尖或漸尖,邊緣有疏生小鋸齒;兩側(cè)小葉基部偏斜。夏初開黃綠色小花,聚傘花序腋生,花序梗比葉柄短,花梗有短硬毛;花萼小,花盤明顯,有齒;花瓣4。近卵形,頂端有不明顯的小角;柱頭無柄,裂片4,星狀開展。漿果球形,成熟時鮮紅褐色,半透明,后變黑色。
藥理作用 : 對肝臟功能的影響:對照組的兔由靜脈給與四點四氯熒光素-I,測量不同時間內(nèi)家兔肝區(qū)放射性。實驗組的兔先給與三葉青后再給四點四氯熒光素-I,然后進行測定。結(jié)果表明,實驗組肝區(qū)放射性最大吸收時間平均較對照組提前8分鐘,放射性最大吸收百分?jǐn)?shù)平均值較對照組增加5分鐘,肝區(qū)放射持續(xù)時間平均值較對照組延長6分鐘。放射性開始下降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延遲14分鐘。從上面結(jié)果初步可以看出,三葉青有加強肝臟功能的作用。
性味 : 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、祛風(fēng)化痰、活血止痛。主治:白喉,小兒高熱驚厥、痢疾、肝炎。外用治毒蛇咬傷,扁桃體炎,淋巴結(jié)結(jié)核,子宮頸炎,蜂窩織炎,跌打損傷。
用法用量 : 3~5錢;外用適量,以酒或水磨搽患處。
制劑 : 三葉青注射液:將三葉青洗凈切片,加水煮3次,第1次煮沸2小時,第2、3次各煮沸1.5小時。過濾。濾液合并,濃縮至體積1:1,冷卻后,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0%以上,攪勻后置冰箱內(nèi)24小時以上,過濾,回收乙醇。濃縮液用氨水調(diào)節(jié)PH至8.5~9,置冰箱內(nèi)24小時以上,過濾。濾液在水溶上加熱除氨,使PH為6,過濾。濾液加注射用水至規(guī)定量。加1%吐溫-80及1%苯甲醇,用3號垂熔漏斗過濾,灌封,滅菌。本品每毫升相當(dāng)于原生藥1克。
復(fù)方 : 1、小兒高熱:三葉青塊根、射干、仙鶴草各5錢,白頭翁2錢,鉤藤1錢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2、病毒性腦膜炎:三葉青塊根5錢(兒童3錢)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3、慢性遷延型肝炎:三葉青注射液,每次肌注2~4毫升,每日2次。20~40天為一療程。4、蜂窩織炎,扁桃體炎,淋巴結(jié)結(jié)核:三葉青塊根,用酒磨成糊狀搽患處,每日2~3次。5、扭挫傷:三葉青、酢漿草、香附子各適量,搗爛加熱外敷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84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三葉銅錢草
下一篇: 三葉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