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ān Bái Cǎo Gēn
別名 : 三白根(《補缺肘后方》) 出處 : 《唐本草》 來源 : 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莖。7~9月挖掘地下根莖,去凈泥土,置熱水中浸泡數(shù)分鐘,取出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產(chǎn)江蘇 性狀 : 根莖細嫩而肥,結(jié)節(jié)膨大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氨基酸、有機酸 性味 : 甘辛,寒。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甜,性寒涼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甘辛,寒。"③《分類草藥性》:"味苦,性熱。" 功能主治 : 利水除濕,清熱解毒。治腳氣脛腫,淋濁,帶下,癰腫,疥癬。①《綱目》:"療腳氣,風(fēng)毒脛腫,搗酒服。又煎湯洗癬疥。"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淋濁,利小便,清熱毒。拔腐肉骨,與陳梅同敷。"③《分類草藥性》:"治婦人赤白帶下。"④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利二便,寬胸脯,截瘧,消腫。"⑤《重慶草藥》:"補氣,健脾,除濕。治白帶,癆病,咳嗽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(鮮者1~3兩) 復(fù)方 : ①治腳氣脛巳滿,捏之沒指者:三白根,搗碎,酒飲之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②治淋濁、腳氣:鮮三白草根一兩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③治熱淋:三白草根一兩,同米泔水(第二次淘米的水)煎服。④治婦人赤白帶:三白草根一兩,以精豬肉二兩煎湯,以湯煎藥服。⑤治癰腫:三白草根曬干研末,蜂蜜或雞蛋白調(diào)勻,敷患處,一日換一次。(③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⑥治乳癰:鮮三白草根一至二兩,豆腐適量,水煎服,渣搗爛敷患處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⑦治肝癌并有腹水,食水不進:天性草根和野芥菜(大薊)根各三至四兩,分別煎湯,去渣后,加白糖適量飲服,上午服天性草根,下午服芥菜根。(《中草藥治腫瘤資料選編》) 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子宮脫垂:取鮮過塘藕半斤切碎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ān Bái Cǎo Gēn 別名 : 三白根、塘邊藕 英文名 : Rhizome of Chinese Lizardtail 出處 : 出自《唐本草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(Lour.)Baill.[Spathium chinensis Lour]的根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ururus chinensis(Lour.) Baill.[Spathium chinensis Loru.]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,除去殘莖及須根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溝邊 原形態(tài) : 三白草階 多年生濕生草本 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 化學(xué)成分 : 根含氨基酸 歸經(jīng) : 脾 性味 : 甘 功能主治 : 利水除濕;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1.《綱目》:療腳氣,風(fēng)毒脛腫,搗酒服。又煎湯洗癬疥。2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淋濁,利小便,清熱毒。拔腐肉骨,與陳梅同敷。3.《分類草藥性》:治婦人赤白帶下。4.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利二便,寬胸膈,截瘧,消腫。5.《重慶草藥》:補氣,健脾,除濕。治白帶,癆病,咳嗽,吐血,虛腫。亦用于跌打損傷,泡風(fēng)濕藥酒。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1987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《中華本草》:三白草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