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ul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ul>
    • <kbd id="s6iya"><pre id="s6iya"></pre></kbd>
    • 登錄
      首頁(yè)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(shí) >> 中藥材

      山桂花

      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00:09:12
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山桂花

      拼音注音 : Shān Guì Huā

      別名 : 木本遠(yuǎn)志

      、木本瓜子金

      來(lái)源 : 遠(yuǎn)志科山桂花Polygala wattersii Hance.

      ,以根
      、葉入藥

      生境分布 : 湖北

      、湖南、四川
      、廣西

      性味 : 微甘、澀

      ,溫

      功能主治 : 活血解毒。主治乳腺炎

      用法用量 : 鮮根或葉搗爛敷患處

      摘錄 :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
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山桂花

      拼音注音 : Shān Guì Huā

      別名 : 西南遠(yuǎn)志(《廣西植物名錄》)。

      出處 : 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

      來(lái)源 : 遠(yuǎn)志科植物長(zhǎng)毛遠(yuǎn)志的根

      、葉或樹(shù)皮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于向陽(yáng)山坡的灌木叢中。分布四川

      、湖北
      ;湖南、廣西等地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灌木或小喬木

      ,高1~4米。樹(shù)皮灰綠色
      。單葉互生
      ,多集于小枝先瑞;近革質(zhì)
      ;葉片橢圓形
      、橢圓狀披針形至倒披針形
      ,長(zhǎng)5~10厘米,寬1.5~2.5厘米
      ,上面綠色或帶紫色
      ,下面白綠色,全緣
      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?偁罨ㄐ騿紊谛≈敹说娜~腋里,2~5個(gè)成簇
      ;花黃色
      ,或先端帶紫色,長(zhǎng)12~20毫米:花萼2輪
      ,外輪3
      ,極小,內(nèi)輪2
      ,花瓣?duì)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花?中間龍骨瓣的背面頂部有二囊狀附屬物,兩側(cè)花瓣2/3部分與花絲鞘貼生
      ;雄蕊3
      ,花蝗下部3/4合生成鞘。蒴果橢圓狀倒卵形
      ,長(zhǎng)1O~14毫米
      。種子2,有淡棕色長(zhǎng)柔毛

      性味 : 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味微甘澀

      ,性溫。"

      功能主治 : 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樹(shù)皮:滋補(bǔ)強(qiáng)壯

      ,舒筋散血
      。治跌打損傷。"⑧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根
      、葉:活血解毒
      。治乳癰。"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。外用:搗敷

     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      《中華本草》:山桂花

      拼音注音 : Shān Guì Huā

      別名 : 木辣椒、調(diào)經(jīng)草

      、臭皮

      英文名 : Root of Watter Milkwort

      出處 : 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

      來(lái)源 : 藥材基源:為海桐花科植物短萼海桐的全株

      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olygala wattersii Hance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

     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-2300(-2500)m的落葉闊葉林中

      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
      、湖北
      、湖南、廣東北部
      、廣西
      、四川、貴州
      、云南
      、西藏等地。

      原形態(tài) : 短萼海桐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

      ,高2-10m
      。枝條通常近輪生,嫩枝略被毛
      ,后脫落
      。葉簇生于頂端;葉柄長(zhǎng)1-1.5cm
      ,有時(shí)更長(zhǎng);葉片薄革質(zhì)
      ,披針形
      、倒披針形、倒卵狀披針形
      ,稀倒卵形
      ,長(zhǎng)4-14cm,寬2-5cm
      ,先端急尖或漸尖
      ,基部狹楔形,葉面干后發(fā)亮
      ,云南產(chǎn)的標(biāo)本葉面干后無(wú)光
      ,下面初時(shí)有毛,后變禿凈
      ,全緣
      ;側(cè)脈9-11對(duì)。傘房花序3-5枝
      ,生于枝頂葉腋內(nèi)
      ,長(zhǎng)3-4cm,被微毛
      ;花序梗長(zhǎng)1-1.5cm
      ;花淡黃色,極芳香
      ;花梗長(zhǎng)1cm
      ;苞片狹披針形
      ,長(zhǎng)4-6mm,有微毛
      ;萼片分離
      ,或基部稍合生,膜質(zhì)
      ,卵狀披針形
      ,有微毛或無(wú)毛,長(zhǎng)1-3mm
      ;花瓣分離
      ,長(zhǎng)6-8mm;雄蕊有時(shí)與花瓣近等長(zhǎng)
      ,有時(shí)僅長(zhǎng)2-3mm
      ;子房密被絹狀柔毛,花柱短而無(wú)毛
      。蒴果扁球形
      ,直徑8-10mm,2瓣裂
      ,果瓣薄
      。種子長(zhǎng)約3mm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ㄆ?-5月
      ,果期6-11月。

      化學(xué)成分 : 樹(shù)皮含三萜類化合物:茶皂甙元(theasapogenin)D,R1-玉蕊醇(R1-barrigenol)

      ,短萼海桐皂甙元(pittobrevigenin)即是21-O-當(dāng)歸酰-R1-玉蕊醇(21-O-angelloyl22-O-acetyl-R1-barrigenol)
      ,齊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,常春藤皂甙元(hederagenin)

      歸經(jīng) : 肝經(jīng)

      性味 : 微甘澀

      ;溫

      功能主治 : 活血解毒。主乳痛

      ;腫毒

     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      。外用:搗敷。

      各家論述 : 1.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樹(shù)皮:滋補(bǔ)強(qiáng)壯

      ,舒筋散血
      。治跌打損傷。2.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根
      、葉:活血解毒
      。治乳癰。

     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063.html.

      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

      ,注重分享
      ,被刊用文章因無(wú)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
      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      ,請(qǐng)聯(lián)系管理員
      ,我們會(huì)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(lái)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      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(lái)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
      ,請(qǐng)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
      ,我們會(huì)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
      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      上一篇:

      下一篇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      猴頭菌
      石長(zhǎng)生
      拼音注音 :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: 丹草
      、長(zhǎng)生草、丹沙草
      、生肌草
      、石中珠、巖浮萍
      、豬毛七、水豬毛七
      、豬鬃草
      、豬毛腳筋草出處 : 石長(zhǎng)生,始載于《本經(jīng)》
      ,一名丹草
      ,列入下品。1.《別錄》云:“石長(zhǎng)生
      ,生咸陽(yáng)山谷
      。”2.《本草
      桑白皮
      《中國(guó)藥典》:桑白皮拼音注音 : Sānɡ Bái Pí?jiǎng)e名 : 桑根皮英文名 : CORTEX MORI來(lái)源 : 本品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
      。秋末葉落時(shí)至次春發(fā)芽前采挖根部
      兩面青
  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兩面青拼音注音 :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: 甲滿來(lái)源 : 紫金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苾擅媲郙aesa indica (Roxb.)A. DC.,以全株入藥
      。生境分布 : 云南
      大青木
      拼音注音 : Dà Qīng Mù別名 : 路邊青、臭葉樹(shù)
      、羊咪青
      、青心草、臭大青
      、鴨公青
      、淡婆婆、大葉青
      竹葉心
      來(lái)源 :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Mcclure尚未能展開(kāi)呈筒卷形的嫩葉
      。性味 : 甘、苦
      ,涼
      山玉桂
      羊外腎
  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
      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
      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(lái)源 : 為牛科動(dòng)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
      。宰羊時(shí)
      甲魚(yú)頭
      拼音注音 : Jiǎ Yú Tóu別名 : 腳魚(yú)頭、團(tuán)龜頭、鰲頭來(lái)源 :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(Wiegman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