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ān Yánɡ Ròu
出處 : 《日用本草》
來源 : 為??苿游锴嘌虻娜?。
原形態(tài) : 原動物詳"山羊血"條。
性味 : 甘,熱。①《綱目》:"甘,熱,無毒。"②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甘辛,熱。"
注意 : 《日用本草》:"不利時疾人。"
功能主治 : 補虛助陽。治虛勞內(nèi)傷,筋骨痹弱,腰脊酸軟,陽痿,帶下,不孕。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益人,兼主冷勞,山嵐瘧痢,婦人赤白帶下。"②《日用本草》:"療筋骨急強,虛勞。益氣,利產(chǎn)婦。"③《本草匯言》:"大補虛勞,脫力內(nèi)傷,筋骨痹弱。又治男子精寒髓乏,陽事不振,或婦人積年淋帶,腰脊痿軟,血冷不育等癥,用酒煮爛,和椒、鹽作脯食。"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Shān Yánɡ Ròu
英文名 : Goral mutton
出處 : 出自《日用本草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??苿游锴嘌?、北山羊及盤羊的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2.Capra ibex Linnaeus3.Ovis ammon Linnaeus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棲息于較高的人跡罕至的山林中多在陽坡活動。居洞或巖石下,以草、樹枝葉等為食。2.棲息于高原巖石和石質(zhì)流砂上,或沿荒裸地生活。喜登高山,可達海拔6000m高度。群居,以禾本科植物為食。3.棲息于無林的高原、丘陵地帶。以禾本科、蔥屬及雜草為食。資源分布:1.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入陜西、甘肅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內(nèi)蒙古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3.分布于西北、華北入西藏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1.青羊,體長0.9-1.1m,尾長13-17cm,重約30kg。四肢短,蹄狹窄??粝孪偕鯙橥嘶凶阆?,無鼠踩腺。雌雄皆有角,角短而直,斜向后上方伸出,二角基部很靠近,尖端略向下彎。余部角有環(huán)棱。一般身體色為灰棕色,個體有差異或呈深灰或為棕褐色。喉部后方有一白斑。四肢、腹部、尾幾同身色。2.北山羊,個體大,肩高約1m,尾長超過耳長,重40-50kg。雄羊頜下有須,長約15cm,雌羊須很短。無眶下腺,雄羊有尾下腺,前肢有足腺。雌性角小,雄性角發(fā)達,長達1m左右,斜向后方生長,形如彎刀,角橫切面呈三角形,平面朝前,角上有許多大而顯著之橫棱。自頭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,有一條黑色縱紋。胸部及腹側(cè)黑色,腹面白色。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縱紋,尾向體背色,尾尖棕黑色。3.盤羊,體形中等大,健壯,身高1.1m,長約1.5m左右。肩高大于臀高。耳較小,尾短不及耳長。雌雄均有角。雄性角粗大,尤以基部為甚。角往側(cè)面彎曲成360度的圓形螺旋。角鞘外面有明顯而狹的環(huán)棱。近基部則消失。角長1m。雌性角小,約為雄性角的1/5。體背淺灰棕或暗棕色,胸腹部黃棕色,下腹及鼠踩部白色,臀部有白斑。尾色與體背相似,尾上面并有一棕色中線。
歸經(jīng) : 腎經(jīng)
性味 : 味甘;性熱
注意 : 熱病時疫患者禁服。孕婦慎服。
功能主治 : 補虛損;助腎陽;壯筋骨。主虛勞內(nèi)傷;筋骨痹弱;腰脊酸軟;陽痿精寒;亦白帶下;血冷不孕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煮食,適量。
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益人,兼主冷勞,山嵐瘧痢,婦人赤白帶下。2.《日用本草》:療筋骨急強,虛勞。益氣,利產(chǎn)婦。3.《本草匯言》:大補虛勞,脫力內(nèi)傷,筋骨痹弱。又治男子精寒髓乏,陽事不振,或婦人積年淋帶,腰脊痿軟,血冷不育等癥,用酒煮爛,和椒、鹽作脯食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12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山羊耳
下一篇: 山羊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