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an Cang Zi
別名 : 畢澄茄 來源 : 本品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 (Lour.) Pers.[L. citrata Blume],以果實(蓽澄茄) 生境分布 : 生于向陽山坡林緣 原形態(tài) :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化學成分 : 果實含揮發(fā)油(山蒼子油)約5%,其中主要成分為枸櫞醛(citral),并有檸檬烯(limonene)、檜烯(sabinene) 藥理作用 : 1 性味 : 辛、味苦,溫。 功能主治 : 祛風散寒,理氣止痛。根:用于胃寒嘔逆,脘腹冷痛,寒疝腹痛,寒濕郁滯 用法用量 : 根0.5~1兩;子:1~3錢葉外用適量,鮮葉搗爛敷患處。 復方 : 1、單純性消化不良:山蒼子2錢,茶葉1錢,雞矢藤3錢。水煎服,每日1劑,分3~4次服。2、風寒感冒:山蒼子根0.5~1兩,水煎服,紅糖為引。3、胃痛(虛寒型):①山蒼子、香附各5錢,樟木子3錢。水煎服。②山蒼子根1兩,大棗5錢。水煎分2次早晚飯前服。4、急性乳腺炎:鮮山蒼子葉適量與淘米水共搗,外敷患處。5 備注 : 1、市售畢澄茄即本種的干燥果實山蒼子。據報道,山蒼子在體外對血吸蟲有直接抑制作用,用復方山蒼子(畢澄茄)丸治療早、中期血吸蟲病,糞檢轉陰率達90%作用;又山蒼子治療阿米巴痢疾,癥狀消失較快,糞檢轉陰率達90%左右。2、同屬植物中下列數種的果實在不同地區(qū)也有作山蒼子用者:①木香子LItsea chenii Liou 主要特征為枝條赤褐色,葉片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下面脈明顯,赤色,被長毛。生長在中山區(qū),分布于四川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14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