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,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,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,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,久久精品这里精品,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,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,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,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,久久亚洲日韩精品,高清白嫩偷拍视频,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,噜噜噜66网站,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,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,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,男人深夜精品网站

登錄
首頁 >> 中醫(yī)基礎(chǔ)常識 >> 中藥材

山茱萸

中醫(yī)世家 2023-05-04 00:16:39

《中國藥典》:山茱萸

拼音注音 : Shān Zhū Yú

英文名 : FRUCTUS CORNI

來源 : 本品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. et Zucc. 的干燥成熟果肉

。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采收果實
,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后
,及時除去果核
,干燥

性狀 : 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片狀或囊狀

,長1~1.5cm
,寬0.5~1cm
。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
,皺縮,有光澤
。頂端有的有圓形宿萼痕,基部有果梗痕
。質(zhì)柔軟
。氣微
,味酸
、澀
、微苦

貯藏 : 置干燥處,防蛀

炮制 : 山萸肉:除去雜質(zhì)和殘留果核

。酒萸肉:取凈山萸肉
,用黃酒拌勻
,放罐內(nèi)或其他容器內(nèi),封嚴
,放在加水的鍋中,蒸至酒被吸盡
,取出晾干(每100斤用黃酒20斤)。蒸山萸:將揀凈去核的山萸肉
,放罐內(nèi)或籠屜等容器封嚴
,放在加水的鍋中
,蒸至外面呈黑色時
,取出晾干

鑒別 : 本品粉末紅褐色

。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或類長方形
,直徑16~30μm
,垂周壁連珠狀增厚,外平周壁顆粒狀角質(zhì)增厚
,胞腔含淡橙黃色物。中果皮細胞橙棕色
,多皺縮。草酸鈣簇晶少數(shù)
,直徑12~32μm
。石細胞類方形
、卵圓形或長方形
,紋孔明顯
,胞腔大

含量測定 : 取本品粗粉約1g

,精密稱定
,置索氏提取器中
,加乙醚適量
,加熱回流提取4小時
,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
,殘渣用石油醚(30~60℃)浸泡2次
,每次15ml(約浸泡2分鐘),傾去石油醚
,殘渣加無水乙醇-氯仿(3:2)混合液微熱使溶解,轉(zhuǎn)移至5ml量瓶中
,并稀釋至刻度,搖勻
,作為供試品溶液
。另取熊果酸對照品,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.5mg的溶液
,作為對照品溶液
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
,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或10μl
、對照品溶液4μl與8μl,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
,以環(huán)己烷-氯仿-醋酸乙酯(20:5:8)為展開劑
,展開
,取出
,晾干
,噴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10℃加熱5~7分鐘
,至呈現(xiàn)紫紅色斑點,取出
,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
,周圍用膠布固定,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)進行掃描
,波長:λs=520nm
,λR=700nm
,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
,計算
,即得
。本品含熊果酸(C30H48O3)不得少于0.20%。

歸經(jīng) : 歸肝

、腎經(jīng)。

性味 :

、澀,微溫

功能主治 : 補益肝腎

,澀精固脫
。用于眩暈耳鳴
,腰膝酸痛
,陽痿遺精
,遺尿尿頻,崩漏帶下
,大汗虛脫。內(nèi)熱消渴

用法用量 : 6~12g。

摘錄 : 《中國藥典》

《中藥大辭典》:山茱萸

拼音注音 : Shān Zhū Yú

別名 : 蜀棗(《本經(jīng)》)

,鼠矢
、雞足(《吳昔本草》)
,山萸肉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
,實棗兒(《救荒本草》)
,肉棗(《綱目》)
,棗皮(《會約醫(yī)鏡》),萸肉(《醫(yī)學(xué)衷中參西錄》)
,藥棗(《四川中藥志》)

英文名 :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

出處 : 《本經(jīng)》

來源 : 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

。10~11月間果實成熟變紅后采摘
,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
,用文火烘焙
,冷后,取下果肉
,再曬干或用文火烘干。宜放置陰暗干燥處
,以防霉蛀變質(zhì)。

生境分布 : 雜生于山坡灌木林中

。有栽培
。分布陜西
、河南
、山西
、山東
、安徽、浙江
、四川等地。產(chǎn)浙江
、河南、安徽
、陜西
、山西
、四川等地

原形態(tài) : 落葉小喬木,高4米左右

。枝皮灰棕色,小枝無毛
。單葉對生;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
,長5~7厘米
,寬3~4.5厘米
,先端窄
,長銳尖形
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
,全緣,上面近光滑
,偶被極細毛,下面被白色伏毛
,脈腋有黃褐色毛叢,側(cè)脈5~7對
,弧形平行排列
;葉柄長1厘米左右
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ㄏ热~開放
,成傘形花序
,簇生于小枝頂端,其下具數(shù)片芽鱗狀苞片
;花小
;花萼4,不顯著
;花瓣4
,黃色
;雄蕊4
;于房下位
。核果長橢圓形
,長1.2~1.5厘米
,直徑7毫米左右
,無毛
,成熟后紅色
;果柄長1.5~2厘米
。種子長橢圓形,兩端鈍圓
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;ㄆ?~6月
。果期8~10月

性狀 : 肉質(zhì)果皮破裂皺縮,不完整或呈扁簡狀

,長約1.5厘米,寬約o.5厘米
。新貨表面為紫紅色,陳久者則多為紫黑色
,有光澤
,基部有時可見果柄痕
,頂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跡
。質(zhì)柔潤不易碎
。無臭
,味酸而澀苦。以無核
、皮肉肥厚、色紅油潤者佳。

化學(xué)成分 : 含莫羅忍冬甙(morroniside)

、7-0-甲基莫羅忍冬甙(7-0-methylmorroniside)、獐牙菜甙(sweroside)
、番木鱉甙(Ioganin)
、山茱萸鞣質(zhì)1
、2、3
、(cornus-tannin 1,2,3)等。

炮制 : 山萸肉:洗凈

,除去果核及雜質(zhì),曬干
。酒山萸:取凈山萸肉
,用黃酒拌勻
,密封容器內(nèi)
,置水鍋中,隔水加熱
,燉至酒吸盡,取出
,晾干(山萸肉每100斤,用黃酒20~25斤)
。蒸山萸:取凈山萸肉
,置籠屜內(nèi)加熱蒸黑為度
,取出
,曬干。

歸經(jīng) : 入肝

、腎經(jīng)。①《湯液本草》:"入足厥陰
、少陰經(jīng)。"②《藥品化義》:"入肝、心
、腎三經(jīng)。"⑧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:"入手太陰肺經(jīng)
、足厥陰肝經(jīng)
。"

性味 :

,微溫
。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酸,平
。"②《吳普本草》:"神農(nóng)黃帝
、雷公、扁鵲:酸
,無毒
。岐伯:辛
。"③《別錄》:"微溫
,無毒
。"④《藥性論》:"味咸辛
,大熱。"

注意 : 凡命門火熾

,強陽不痿,素有濕熱
,小便淋澀者忌服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!侗静萁?jīng)集注》:"蓼實為之使
。惡桔梗
、防風(fēng)
、防己。"

功能主治 : 補肝腎

,澀精氣,固虛脫。治腰膝酸痛
,眩暈,耳鳴
,陽痿,遺精
,小便頻數(shù)
,肝虛寒熱
,虛汗不止
,心搖脈散
。補益肝腎,澀精固脫
。用于眩暈耳鳴
、腰膝酸痛
、陽痿遺精
、遺尿尿頻
、崩漏帶下
、大汗虛脫、內(nèi)熱消渴
。溫肝補腎,除一切風(fēng)
,止月經(jīng)過多,治老人尿頻
。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心下邪氣寒熱
,溫中
,逐寒濕痹
,去三蟲。"②《雷公炮炙論》:"壯元氣
,秘精。"③《別錄》:"腸胃風(fēng)邪,寒熱疝瘕
,頭風(fēng),風(fēng)氣去來
,鼻塞
,目黃
,耳聾
,面皰
,溫中
,下氣,出汗
,強陰,益精
,安五臟,通九竅
,止小便利
,明目
,強力
。"④《藥性論》:"治腦骨痛
,止月水不定
,補腎氣;興陽道
,添精髓
,療耳鳴,除面上瘡
,主能發(fā)汗,止老人尿不節(jié)
。"⑤《日華子本草》:"暖腰膝,助水臟
,除一切風(fēng)
,逐一切氣,破癥結(jié)
,治酒皶
。"⑥《珍珠囊》:"溫肝
。"⑦《本草求原》:"止久瀉
,心虛發(fā)熱汗出。"
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

,1.5~3錢;或入丸
、散。

復(fù)方 : ①治五種腰痛

,下焦風(fēng)冷
,腰腳無力:牛膝一兩(去苗)
,山茱萸一兩
,桂心三分,上藥搗細羅為散,每于食前
,以溫酒調(diào)下二錢
。(《圣惠方》)②益元陽
,補元氣
,固元精,壯元神:山茱萸(酒浸)取肉一斤
,破故紙(酒浸一日,焙干)半斤
,當歸四兩,麝香一錢
。上為細末
,煉蜜丸
,梧桐子大
。每服八十一丸,臨臥酒鹽湯下
。(《扶壽精方》草還丹)③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:干地黃八兩
,山茱萸
、薯蕷各四兩
,澤瀉、茯苓
、牡丹皮各三兩,桂枝
、附子(炮)各一兩。上八味
,末之
,煉蜜和丸梧子大
,酒下十五丸
,日再服。(《金匱要略》崔氏八味丸)④治腎怯失音
,囟開不合,神不足
,目中白睛多,面色刮白:熟地黃八錢
,山萸肉
、干山藥各四錢
,澤瀉
、牡丹皮、白茯苓(去皮)各三錢
。上為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
。空心服
,溫水化下三丸
。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地黃丸)⑤治老人小水不節(jié),或自遺不禁:山茱萸肉二兩
,益智子一兩
,人參
、白才L各八錢
,分作十劑,水煎服
。(《方龍?zhí)都颐亍罚拗魏疁赝飧兄T癥,大病差后不能自復(fù)
,寒熱往來,虛汗淋漓
;或但熱不寒
,汗出而熱解
,須臾又熱又汗
,目睛上竄。勢危欲脫
,或喘逆,或怔忡
,或氣虛不足以息:萸肉二兩(去凈核),生龍骨一兩(搗細)
,生牡蠣一兩(搗細),生杭芍六錢
,野臺參四錢,甘草三錢(蜜炙)
。水煎服
。(《醫(yī)學(xué)衷中參西錄》來復(fù)湯)
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《中華本草》:山茱萸

拼音注音 : Shān Zhū Yú

別名 : 蜀棗

、鬾實
、鼠矢
、雞足
、山萸肉
、實棗兒
、肉棗
、棗皮
、藥棗
、紅棗皮

英文名 : 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, Fruit of Common Macrocarpium, Fruit of Japanese cornel Dogwood, Fruit of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

出處 : 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1.《雷公炮炙論》:凡使勿用雀兒蘇,真似山茱萸

,只是核八棱,不入藥用
。山茱萸核能滑精。2.陶弘景:山茱萸出近道諸山中
。大樹子
、初熟未干
,赤色如胡頹子
,亦可噉。既干
,皮甚薄,當以合核為用爾
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ornus officinalis Sieb. Et Zucc.[Macrocarpium officinale (Sidb. Et Zucc.) Nakai]采收和儲藏:育苗到結(jié)果需培育6-7年

,15-20年為盛果期
。9-11月上旬果產(chǎn)呈紅以時成熟
,分批采摘
,切忌損傷花芽。加工方法可用水煮法
;將紅以新鮮果置沸水中min,及時撈出浸冷水
,趁熱擠出種子,將果肉曬干或烘干即成
。亦可用機械脫粒法
,擠出果肉干燥。
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400-1500m

,稀達2100m的林緣或林中
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
、陜西
、甘肅、山東
、灌輸、安徽
、江西
、河南
、湖南
。四川有引種栽培

原形態(tài) : 山茱萸

,落葉小喬木,高4米左右
。枝皮灰棕色,小枝無毛
。單葉對生;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
,長5-7cm
,寬3-4.5cm
,先端窄
,長銳尖形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,全緣
,上面近光滑
,偶被極細毛
,下面被白色伏毛
,脈腋有黃褐色毛叢
,側(cè)脈5-7對
,弧形平行排列
;葉柄長1cm左右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ㄏ热~開放,成傘形花序
,簇生于小枝頂端,其下具數(shù)片芽鱗狀苞片
;花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花萼4
,不顯著;花瓣4
,黃色;雄蕊4
;子房下位
。核果長橢圓形
,長1.2-1.5cm
,直徑7mm左右
,無毛
,成熟后紅色;果柄長1.5-2cm
。種子長橢圓形,兩端鈍圓
。花期5-6月
。果期8-10月

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。喜光

。宜選擇土質(zhì)肥沃
,土層深厚
,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或壤土栽培
。栽培技術(shù) 用種子繁殖、壓條繁殖和扦插繁殖
。種子繁殖;秋季果熟期
,采收個大
、色紅的果實作種
,剝?nèi)ス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,清洗出種子
,與細沙分層貯藏越冬催芽
。育苗移栽法:于次年3-4月春播,按行距30cm開漢條播
,播后覆土蓋草,澆水
,保持土壤潮濕,出苗后
,去掉蓋草
,加強除草
,松土
,施肥,當年苗高30-60cm時
,可進行移栽,定植時按行株距2m×2m
。開穴栽種
。直播法:在栽培地按行株距2m×2m
,開穴施肥下種
,每穴播種了3-4粒,覆土1-2cm
。壓條繁殖:秋季收果后,將近地面的2
、3年生枝條彎曲至地面,在近地面處將枝條切割至木質(zhì)部1/3并埋入土中
,上覆15cm厚砂壤土
。于第2年冬或第3年春將已長根的壓條與母株分離即可移植
。扦插繁殖:于5月中
、下旬,在優(yōu)良母株上剪取枝條
,將木質(zhì)化的枝條剪成長15-20cm的扦條,在沙床上按行株距20cm×8cm扦插
,蓋薄膜保溫,上搭蔭棚遮光
,澆水保濕
,除草施肥
,翌年早春移植
。田間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4-5次;5
、6月增施過磷酸鈣
,促進花芽分化
,提高座果率
,冬季增施臘肥
,亦能平衡結(jié)果大小年差異
。夏季培土1次,以防倒伏
。幼樹高約40-60cm時
,2月間打去頂梢,選留3-4個主枝
,再在職主枝上選留3-4個副主枝,形成自然開心形
。幼樹以整形為主
,修剪為輔
。又因山茱萸長
、中短果枝均以頂端花芽結(jié)果為主
,各類果枝不宜短截
。成年樹于春、秋兩季修剪
,調(diào)節(jié)生長與結(jié)果之間的矛盾,更新結(jié)果枝群
,保留生長枝
,進行短截
,促進分枝
。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灰色膏藥病
,成年植株易發(fā)生
,由介殼蟲傳染,發(fā)病初期噴1:1:100波爾多液保護
。炭疽病,于6月上旬發(fā)病為害果實
,防治方法參見灰色膏藥病。白粉病
,為害植株
,發(fā)病初期噴50%托布津1 000倍液
。蟲害有蛀果蛾為害果實
,在成蟲羽化盛期噴2.5%溴氰菊脂5 000倍液防治;還有木掩尺蠖
、磊蓑蛾為害

性狀 : 肉質(zhì)果皮破裂皺縮,不完整或呈扁筒狀

,長約1.5cm,寬約0.5cm
。新貨表面為紫紅色
,陳久看則多為紫黑色
,有光澤,基部有時可見果柄痕
,頂端有一圓形宿萼痕跡。質(zhì)柔潤不易碎
。無臭
,味酸而澀苦
。以無核
、皮肉肥厚、色紅油潤者佳
。性狀鑒別 果肉呈不規(guī)則片狀或囊狀,長1-1.5cm
,寬0.5-1cm。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
,皺縮有光澤
。頂端有的有圓形宿萼痕
,基部有果梗痕
。質(zhì)柔軟。氣微
,味酸,澀
,微苦
。以肉厚
、柔軟
、色紫紅者為佳
。顯微鑒別 果肉橫切面:外果皮為1列略扁平的表皮細胞
,外被較厚的角質(zhì)層
。中果皮寬廣
,為多列薄壁細胞
,大小不一,細胞內(nèi)含深褐色色素塊
,近內(nèi)側(cè)有8個維管束環(huán)列。近果柄處的橫切面常面有石細胞和纖維束

毒性 : 果肉及果核水煎劑作急性毒性實驗

,結(jié)果兩者毒性都很低
,果肉LD50為53.55g(生藥)/kg
,果核LD50為90.8g(生藥)/kg

化學(xué)成分 : 山茱萸果肉含鞣質(zhì)成分:山茱萸鞣毛(cornus-tannin)1

、2、3[1]
,山茱萸鞣質(zhì)1即是異訶子素(isoterchebin)[2]又名菱屬鞣質(zhì)(trapain)[4],山茱萸鞣質(zhì)2即是新嗩吶草素Ⅱ(tel-limagrandinⅡ)[2],山茱萸鞣質(zhì)2即是新嗩吶草素Ⅰ(tellima-grandinⅠ)[2]
;(木來)木鞣質(zhì)(cornusiin)A、B
、C
、[2]、G[3]
,丁子香鞣質(zhì)(eugeniin),路邊青鞣質(zhì)D(geminD)以及2
,3-二-O-沒食子酰葡萄糖(2,3-di-O-glloy-β-D-glucose)
,1
,2
,3-三-O-沒食子酰葡萄糖(1
,2
,6-tri-O-galloyl-β-D-glucose),1,2,6-dg -O-D-glucose)
,1
,2,6-三-O-沒食子酰葡萄糖(1
、2、6-tetro-O-galloyl-β-D-glucose)[2]
。又含糖甙成分
;山茱萸裂甙(cornuside)[3]
,莫羅忍冬甙(morroniside),7-O-甲基莫羅忍冬甙(7-O-methylmorroniside)
,馬錢子甙(loganin)
,當藥甙(sweroside)。還含葡萄糖(glucose)
,果糖(fructose),蔗糖(su-crose)
,熊果酸(ursolic acid)[5]
,沒食子酸(gallic acid),蘋果酸(malic acid)
,酒石酸(tartaric acid)及維生素A(vitamin A)[6]等。又含押發(fā)油
,從中分離得到9個單萜烴、6個倍半萜烴
、5個脂肪烴
,7個單萜酯和個脂肪醇,4個單萜醛及酮
,3個脂肪醛及酮,4個酸18個酯和15個芳香化合物
,其中含量較多的主要成分有:異丁醇(isobutyl alcohol),丁醇(butanol)
,異戊醇(isoanyl alcohol),順式的和反式的蓄謀樟醇氧化物(linalool )
,糠醛(furfural),β-苯已醇(β-phenyl ethylalcohol)
,甲基丁香油酚(methyl eugenol)
,欖香脂素(elemicin),異細辛縭(isoasarone)
,棕櫚酸已酯(ethylpalmitate),油酸已酯(ethyloleate)
,亞油酸已酯(ethyllinoleate),桂皮酸芐酯(benzyl cinnamate)
,棕櫚酸(palmitic acid)
,硬脂酸(stearic acid)
,(王古)(王巴)烯(copaene)
,α-松油醇(α-terpi-neol),α-姜黃烯(αcurcumene)
,茴香腦(anethole),4-甲氧基-1
,2-苯并間二氧雜環(huán)戊烯(4-methoxy-1,2-benzodioxole)
,細辛醚(asaricin)
,馬兜鈴?fù)╝ristolone)
,已基香草醛(ethylvanillin)
,亞麻酸已酯(ethyllinolenate)
,胡薄荷酮(pulegone),黃樟醚(safrole)[7]等
。核中含亞油酸(linoleic acid),油酸(oleic acid)
,棕櫚酸(palmitic acid)
,硬脂酸(stearic acid)
,亞麻酸(linolenic acid)
,月桂酸(lauric acid)[8]等脂肪酸和鐵、鋁
、銅
、鋅、硼
、磷等21種元素[9]。果肉及核中均含蘇氨酸(threonine)
,纈氨酸(valine)
,亮氨酸(leucine)
,異亮氨酸(isoleucine)
,苯丙氨酸(phenylalanine),組氨酸(histidine)
,賴氨酸(lysine),絲氨酸(serine)
,谷氨酸(glutam-ic acid),甘氨酸(glycine)
,丙氨酸(alanine)
,酪氨酸(tyrosine),精氨酸(arginine),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等14種氨基酸
,核中還另有蛋氨酸(methionine)
,脯氨酸(proline)
,胱氨酸(cystine)[9]

藥理作用 : 1.抗菌作用 果實煎劑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,而對大腸桿菌則無效

。煎劑(1:1)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的抑菌圈,直徑可達13-18mm(平板環(huán)杯法)
。從山茱萸鮮果肉中可得一黑紅色酸味液體
,對傷寒
、痢疾細菌有抑制作用
。水浸劑(1:3)在試管內(nèi)對堇色毛癬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2.降血糖作用 2.1對正常大鼠血糖的影響 遠交系Wistar雄性大白鼠
,體重150-200g
,36只均分4組。1組為對照組
,其余3組為藥物組,分別5
、7.5
、15g/(kg,d)藥物(山茱萸成熟果肉
。碾細后用70%乙醇回流提取
,制浸膏1ml(相當于3.5g生藥)ig
。藥物組與對照組血糖值無明顯差異
。另曾以50g/kg藥物對大鼠ig1周,結(jié)果也未見對正常大鼠血糖值有明顯影響
。2.2對腎上腺素性大鼠高血糖的影響 大鼠24只,均分3組
,禁食2小時后
,正常對照組和造型對照組ig給水
,給藥組ig給山茱萸7g/kg
。給藥后1小時,造型對照組大鼠sc生理鹽水
;造型對照組和給藥組大鼠sc腎上腺0.25mg/kg。注射后135分鐘取血測定血糖
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?梢娚杰镙怯忻黠@的對抗腎上腺素性高血糖的作用
。2.3對四氧嘧啶性大鼠高血糖
、肝糖原
、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影響大鼠24只
,均分3組。1組為正常對照組
,另2組于大鼠舌下iv30mg/kg的四氧嘧啶生理鹽水溶液,其中一組每日ig山茱萸7g/kg。實驗結(jié)果表明
,山茱萸對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有明顯影響(P<0.05)
,有一定的升高大鼠肝糖原的作用
,但對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無明顯影響
。2.4對偶氮磺胺性大鼠糖尿病的影響 采用Wistar系雄性大白鼠
。動物停食45小時后按50-65mg/kgiv偶氮磺胺誘發(fā)糖尿病
。將八味地黃丸制成相應(yīng)干浸膏劑和粉劑,其它組分則制成粉劑
。山茱萸除制成乙醚提取劑(COE)并且進一步分離出其他的3個亞組分:COEfr-1、COE一fr-2
、COE-rf-3
。然后
,再從COE-fr-2中制得三種結(jié)晶一魚肝酸油
、烏索酸和2-a-羥烏索酸,前兩種供實驗使用
,山茱萸及八味地黃丸的粉劑為2g/kg,COE1g/kg
,COE的3個亞組分及魚肝油酸和烏索酸分別為0.5g/kg
。給藥的方法是:動物靜脈注射偶氮磺胺(Streptozotocin)后lh開始po給藥
,以后每天2次
,共給藥6次,于最后1次給藥后3小時時從腹腔大靜脈取血進行血糖測定。同時測定尿糖以及動物20小時的飲水量和尿量
。實驗結(jié)果表明
,以八味地黃丸的粉劑和其中的山茱萸抗糖尿病的效果最為明顯
,山茱萸粉劑給藥后
,動物20小時的飲水量為23.3±2.8,與對照組(46.4±50)相比,差異非常顯著(P<0.0001=
。血糖(mg/dl)及尿糖含量(mg/20小時尿)分別為393.3±28.7和2553.0±205.1與對照組相比(470.0±21.3和4733.7±389.5)具有明顯差異前者P<0.05,后者P<0.0001=。八味地黃丸粉劑的降血糖和尿糖的作用也非學(xué)明顯,而其干浸膏則無明顯效果
。在山茱萸的乙醚提取劑中
,尤其COE-fr-2的活性最強
。COE-fr-2給藥后
,動物20小時的飲水量和尿量分別為13.8±3.4和13.5±1.9,與對照組相比(50.0±3.2和36.7±3·0)差異均非常顯著(P<0.001=
,血糖及尿糖含量分別為227.2±25.3和978.2±167·8與對照組相比(403.3±36.6和2916.8±55.4),均具有顯著的差異(前者P<0.05
,后者P<0.0001=,另外
,COE和COE-fr-l也有明顯的降尿糖作用
,而COE和COE-fr-2有降低動物體重的趨勢。對從COE-fr-2中分離制得的魚肝酸油和烏索酸
,雖然兩者均可顯著地減少動物20小時的飲水量和尿量,但只有烏索酸可以明顯地降低血糖和尿糖
。烏索酸給藥后
,動物的血糖和尿糖含量分別為294.2±37.2和1175.5±249.2
,與對照組相比(513.2±35.4和3013.3±404.2)具有非常顯著的差別(P<0.0001)2.5對高血糖大鼠全血粘度的影響 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ig山茱萸7g/kg1周后
,尾靜脈取血測定血糖。再用40mg/kg戊巴比妥鈉溶液麻醉
,肝素抗凝,腹主動脈取血
,測定全血粘度
。2.6對高血糖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響 山茱萸7h/kg
,末次ig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后2小時
,以3.8%枸櫞酸鈉9:l比例抗凝,腹主動脈取血
,制備富血小板和貧血小板血漿,用ADP為致聚劑
,測定藥物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
。結(jié)果山茱萸組的血小板抑制聚集率為44.6%(P<0.00013. 對免疫系統(tǒng)的作用3.1對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 雄性ICR小鼠40只,隨機分為4組
,實驗組連續(xù)5dig山茱萸10.20g/kg(水煎劑)
;對照組每天給予同樣量水
,陽性對照組于d3開始
,連續(xù)3dip環(huán)磷酰胺50mg/kg。末次給藥后24h
,放血處死動物,摘取小鼠胸腺
、脾臟及肝臟并稱其濕重計算各臟器的指數(shù)
。山茱萸降低小鼠的胸腺指數(shù)
,對肝臟
、脾臟影響不顯著
。3.2對碳性粒廓清速率的影響取雄性ICR小鼠
,山茱萸及環(huán)磷酰胺的給藥劑量及方式同上。末次給藥后24h
,按文獻方法計算小鼠的廓清指數(shù)(K)及校正廓清指數(shù)(a)
。結(jié)果不同劑量的山茱萸組K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。3.3對小鼠血清抗體的影響3.3.1對溶血素抗體的影響 雄性NIH小鼠
,給藥組于綿羊紅細胞(SRBC)致敏前第2d始,連續(xù)5dig山茱萸5.10g/kg
,陽性對照組ip環(huán)磷酰胺25mg/kg
,每次給藥后24h
,按比色法測定并計算樣本的HC50
。由表6可見,山茱萸10g/kg明顯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含量
,山茱萸5g/kg作用不顯著。3.3.2對抗體IgG含量的影響 BALB/C小鼠
,雌雄兼用,山茱萸的給藥劑量同上
,陽性對照組于實驗組給藥d4開始
,連續(xù)2dip環(huán)磷酰胺100mg/kg。末次給藥后24h
,小鼠眼眶采血,分離血清
,按瓊脂單向擴散法測IgG含量
,IgG含量
,以沉淀環(huán)直徑表示
。不同劑量山茱萸勻能顯著升高小鼠血清IgG含量。3.4對SRBC所致遲發(fā)型足墊反應(yīng)的影響 取雄性昆明種小鼠
,實驗組于SRBC致敏前1d給藥,山茱萸的給藥劑量及方式同3
,末次給藥后lh抗原攻擊
,24h后測小鼠左右足墊的厚度差及重量差
,結(jié)果山茱萸5
,10g/kg均抑制SRBC所致小鼠遲發(fā)型足墊腫脹。3.5對DNCB所致接觸性皮炎的影響3.5.1攻擊前給藥對接觸性皮炎的影響 取雌性NIH鼠
,實驗組于DNCB致敏后d6開始,連續(xù)5dig山茱萸10
,20d/kg
,末次給藥后6h
,以DNCB涂于小鼠右耳進行攻擊
,16h后剪下兩耳,以直徑9mm打孔器打下耳片
,以右耳的增重表示接觸性皮炎的程度,結(jié)果不同劑量山茱萸對小鼠的耳廓腫脹均表現(xiàn)明顯的抑制作用
。3.5.2攻擊后給藥對接觸性皮炎的影響 雄性NIH小鼠56只
,隨機分為7組
,實驗方法同文獻
,于DNCB致敏后dl0,給藥組于抗原攻擊后不同時間ig山茱萸20g/kg
。山茱萸于攻擊后3-15小時給藥均能明顯抑制DNCB所致小鼠接觸性皮炎
。山茱萸總甙體內(nèi)外用藥,對小鼠均為免疫抑制作用
;熊果酸體外試驗?zāi)軞⑺琅囵B(yǎng)的小鼠淋巴細胞,使失去淋轉(zhuǎn)
,IL-2生成和LAK細胞產(chǎn)生的能力
,但如腹腔注射熊果酸,對小鼠的上述指標均明顯提高
。4.抗休克作用4.1對頸動脈血壓的影響 取1.5-3.5kg健康家兔,雌雄不拘
,隨機分為二組
,甲組為實驗組
,乙組為對照組
。在2%普魯卡因局麻下行頸動脈剝離,插管
,接Rm-600型四導(dǎo)生理記錄儀,耳靜脈注射312u/(m1
,kg)肝素
。然后開始股動脈緩慢放血
,使血壓降到50mmHg以下
。由于家兔的代償機能,停止放血后血壓可自動回升
。若回升較高時,則再次放血
,使血壓維持在60mmHg以下
,持續(xù)lh,并記錄休克期各項觀察指標數(shù)值
,然后甲組給1g/ml山茱萸注射液頸部皮下淺靜脈點滴,給藥速度為36滴/min
;乙組給等量生理鹽水靜脈點滴
。山茱萸注射液pH為7.68,生理鹽水pH為7.5
。30分鐘后再取標本,并記錄治療后各項觀察指標數(shù)值
,終止觀察。實驗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:甲組由休克期平均49.73±7.25mmHg上升為87.64±7.13mmHg
,上升幅度為39.43±9.97mmHg
;乙組由休克期平均55.46±8.57mmHg上升為68.61±17.6mmHg
,上升幅度為13.15±12.12mmHg
。兩組有顯著差異,t=61.8,P<0.001
。4.2對血壓心搏波振幅的影響 上述實驗的甲組由休克期平均1.42±0.7mm增大為4.03±1.11mm,增大幅度為2.61±0.72mm
;乙組由體克期平均1.88±0.9mm增大至2.35±0.87mm
,增大幅度為0.57±0.93mm
。兩組有顯著差異
,t=5.36,P<0.001
。5.抑制炎癥反應(yīng)作用5.1抑制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雄性昆明種小鼠,體重18-22g
。陽性對照組每日ig阿斯匹林50mg/kg
;給藥組每日ig山茱萸5,10g/kg(水煎劑含生藥1g/ml)
,連續(xù)5d;空白對照組每日給予等量的水
,末次給藥后lh
,各鼠尾iv0.5%Evans藍5ml/kg
,5min后ip0.7%醋酸10ml/kg
,間隔30min后將小鼠放血處死,用蒸餾水多次沖洗腹腔
,收集沖洗液并稀釋至10ml放置lh
,用751型分光光度計610nm處比色,由Evans藍吸收的標準曲線染料滲出量
,結(jié)果對照組、阿斯匹林組
、山茱萸5.10g/kg組染料滲出量(ug/ml)分別為91±1.6
,4.9±2.5(P<0.01),5.3±2.0(P<0.01)
,5.5±2.8(P<0.01)(x±S,n=10)
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?梢姴煌瑒┝可杰镙菍Υ姿嵋鸬拇笫蟾骨幻氀芡ㄍ感栽黾泳忻黠@抑制作用
。5.2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雄性昆明種小鼠
,體重18-22g,給藥組連續(xù)5dig山茱萸10.20g/kg
,末次給藥后1h,將二甲苯30ul涂于小鼠右耳廓
,左耳廓作對照
,2小時后剪下耳廓并以直徑9mm打孔器取下耳片
,稱重
。結(jié)果對照組、山茱萸10.20g/kg組小鼠左右耳廓重量差(mg)分別為18.2±4.5
,9·9±4.5(P<0.01),11.3±4.3(P<0·01)
,(n=10)
。表明山茱萸顯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
。5.3抑制致炎劑引起的大鼠足墊腫脹 雄性SD大鼠
,體重120-160g,陽性對照組
、給藥組分別連續(xù)5dig阿斯匹林50mg/kg及山茱萸5g/kg,末次給藥后l小時,于大鼠右后足墊scl%角叉菜膠成新鮮蛋清0.1ml
,致炎后每小時以千分卡測量一次足墊腫脹度(mm)
,結(jié)果山茱萸5g/kg對蛋清所致腫脹具有明顯抑制作用
,而對角叉菜膠所致足墊腫脹僅在1小時時抑制作用顯著
。5.4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 雄性Wistar大鼠,體重150-220g
,乙醚麻醉,于兩側(cè)前肢腋窩下各埋植20mg重消毒棉球一個
,陽性對照組、給藥組分別連續(xù)sc氫化可的松10mg/kg及ig山茱萸5
,10g/kg,大鼠于d8放血處死
,剝離肉芽組織
,80℃烘烤3小時后稱重,并同時取各鼠胸腺
、腎上腺稱重。由表12可見山茱萸明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
,對胸腺及腎上腺重量無顯著影響
。5.5降低大鼠腎上腺內(nèi)抗壞血酸含量 取肉芽腫試驗所用大鼠右側(cè)腎上腺,制成勻漿后按2,4一二硝基苯肼顯色法測定其中抗壞血酸含量
。山茱萸5,10g/kg均使大鼠腎上腺內(nèi)抗壞血酸含量明顯降低
。5.6對大鼠炎癥組織內(nèi)PGE含量的影響 雄性SD大鼠,體重150-180g
。給藥組、陽性對照組分別連續(xù)5dig山茱萸10g/kg或消炎痛50mg/kg
,末次給藥后30分鐘
,于各鼠右后足墊scl%角叉菜膠0.1ml,3小時后處死
,將右后足自踝關(guān)節(jié)上lcm處剪下稱重,剝皮后置于5ml生理鹽水中浸泡lh
,取上清液0.15ml加入0.5mol/L氫氧化鉀甲醇液1ml
,在50℃水浴異構(gòu)化20min,加甲醇2.5ml
,于278nm處測定紫外吸收值(△A)
,以每克炎癥組織相當?shù)奈罩当硎綪GE含量,結(jié)果山茱萸10g/kg對大鼠致炎足重量及其PGE含量均無明顯影響
。6.抗癌作用 取健康的小白鼠接種腹水癌細胞液0.1ml。7-8d后生長癌液較多
,抽出癌液加一滴至玻璃片上
,并加一滴20%山茱萸煎劑及一滴伊紅臺氏溶液
,在顯微鏡下觀癌細胞的死亡情況
,如被殺死則細胞染成紅色,未死則仍為無色透明狀
。對照的正常細胞為唾液腺細胞和精巢細胞。實驗結(jié)果表明
,山茱萸能夠殺死全部癌細胞
;精巢細胞亦有同樣作用,但對唾液腺細胞僅有小部分被殺死
。7.其他作用 早年曾報告,流浸膏對麻醉犬有利尿作用
,且能使血壓降低
,對正常家兔血糖無影響。上述酸性液
,對蛙、小鼠
、大鼠
、兔的毒性不大
,對體重和血象無影響
,可致兔胃粘膜輕度充血,但對兔結(jié)膜無作用
。山茱萸甙毒性很低,不溶血
,但有較弱的興奮副交感神經(jīng)的作用, 本品具抗氧化作用

炮制 : 山萸肉:洗凈,除去果核及雜質(zhì)

,曬干
。酒山萸:取凈山萸肉,用黃酒拌勻
,密封容器內(nèi),置水鍋中
,隔水加熱
,燉至酒吸盡,取出
,晾干(山萸肉每100斤,用黃酒20-25斤)
。蒸山萸:取凈山萸肉
,置籠屜內(nèi)加熱蒸黑為度
,取出,曬干

鑒別 : 薄層層析:取本品粉末約1g

,加乙醚回流脫脂2小時
,再用石油醚(60-90℃)回流提取4小時
,提取液回收溶劑后,用氯仿-無水乙醇(1:1)混合溶劑溶解供點樣
。另取熊果酸對照品,用氯仿-無水乙醇(1:1)混合溶劑制成對照品溶液
。將兩溶液分別點樣在同一硅膠G薄層反上
,以環(huán)已烷-氯仿-醋酸乙酯(20:5:8)展開,晾干
,噴10%硫酸乙醇試劑,110℃烘5分鐘顯色
,供試品溶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同位置
,有相同紫紅色斑點

歸經(jīng) : 歸肝

;腎經(jīng)

性味 : 味酸;性微溫

注意 : 凡命門火熾,強陽不痿

,素有濕熱,小便淋澀者忌服
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!侗静萁?jīng)集注》:蓼實為之使。惡桔梗
、防風(fēng)、防己

功能主治 : 補益肝腎

;收斂固脫
。主腰頭暈?zāi)垦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;耳聾耳鳴;腰膝酸軟
;躚精滑精;小便頻數(shù)
;虛汗不止
;婦女崩漏
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5-10g

;或入丸、散

各家論述 : 1.《澠水燕談錄》:山茱萸能補骨髓者

,取其核溫澀能秘精氣
,精氣不泄
,乃所以補骨髓。今人剝?nèi)∪庥枚鴹壠浜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,大非古人之意,如此皆近穿鑿
,若用《本草》中主療
,只當依本說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;騽e有主療
,改用根莖者,自從別方
。2.《本經(jīng)》云
,止小便利
,以其味酸
,觀八味丸用為主藥,其性味可知矣
。3.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:山茱萸本澀劑也,何以能通發(fā)邪
?蓋諸病皆系下部虛寒
,用之補養(yǎng)肝腎,以益其源
,則五臟安利,閉者通而利者止
,非若他藥輕飄疏通之謂也
。4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山茱萸治心下邪氣寒熱,腸胃風(fēng)邪
、寒熱頭風(fēng)、風(fēng)去氣來
、鼻塞
、面皰者
,皆肝腎二經(jīng)所主,二經(jīng)虛熱
,故見前證
。此藥溫能通行
,辛能走散
,酸能入肝,而斂虛熱
,風(fēng)邪消散
,則心下腸胃寒熱自除
,頭目亦清利而鼻塞面皰悉愈也
。逐寒濕痹者
,借其辛溫散結(jié)
,行而能補也
。氣溫而主補,味酸而主斂
,故精氣益而陰強也。精益則五臟自安
,九竅自利
。又腎與膀胱為表里,膀胱虛寒
,則小便不禁,耳為腎之外竅
,腎虛則耳聾
;肝開竅于目,肝虛則邪熱客之而目黃
;二經(jīng)受寒邪,則為疝瘕
,二臟得補
,則諸證無不瘳矣。5.《藥品化義》:山茱萸
,滋陰益血,主治目昏耳鳴
,口苦舌干
,面青色脫
,汗出振寒
,為補肝助膽良品。夫心乃肝之子
,心苦散亂而喜收斂
,斂則寧靜
,靜則清和
,以此收其渙散,治心虛氣弱
,驚悸怔忡
,即虛則補母之義也。腎乃肝之母
,腎喜潤惡燥
,司藏精氣
,借此酸能收脫
,斂水生津,治遺精
,白濁,陽道不興
,小水無節(jié)
,腰膝軟弱,足酸疼
,即子令母實之義也。6.《本草新編》:人有五更泄瀉
,用山茱萸二兩為末
,米飯為丸,臨睡之時
,一刻服盡,即用飯壓之
,戒飲酒行房
,三日而泄瀉自愈。蓋五更泄瀉
,乃腎氣之虛,山茱萸補腎水
,而性又兼澀
,一物二用而成功也
。推之而精滑可止也,小便可縮也
,三蟲可殺也
。或疑山茱萸性溫
,陰虛火動者
,不宜多服。夫陰虛火動
,非山茱萸又何以益陰生水,止其龍雷之虛火哉
。凡火動起于水虛
,補其水則火自降,溫其水則火自安
,倘不用山茱萸之益精溫腎,而改用黃柏
、知母瀉水寒腎
,吾恐水愈干而火愈燥,腎愈寒而火愈多
,勢必至下敗其脾而上絕其肺,脾肺兩壞
,人有生氣乎
。故山茱萸正治陰虛火動之藥,不可疑其性溫而反助火也
。7.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山茱萸詳能發(fā)汗,當是能斂汗之誤
。以其酸收
,無發(fā)越之理。仲景八味丸用之
,蓋腎氣受益,則封藏有度
,肝陰得養(yǎng)
,則疏泄無虞
,乙癸同源也
。8.《醫(yī)學(xué)衷中參西錄》:山茱萸,大能收斂元氣
,振作精神
,固澀滑脫
。收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
,故又通利九竅
,流通血脈,治肝虛自汗
,肝虛脅疼腰疼
,肝虛內(nèi)風(fēng)萌動,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
,與其他酸斂之藥不同,是以《本經(jīng)》謂其逐寒濕痹也
。其核與肉之性相反
,用時務(wù)須將核去凈。近閱醫(yī)報有言核味澀
,性亦主收斂,服之恒使小便不利
,椎破嘗之
,果有有澀味者,其說或可信
。凡人元氣之脫,皆脫在肝
。故人虛極者
,其肝風(fēng)必先動,肝風(fēng)動
,即元氣欲脫之兆也。又肝與膽
,臟腑相依
,膽為少陽,有病主寒熱往來
;肝為厥陰。虛極亦為寒熱往來
,為有寒熱
,故多出汗。萸肉既能斂汗
。又善補肝
,是以肝虛極而元氣將脫者
,服之最效
。愚初試出此藥之能力
,以為一己之創(chuàng)見
,及詳觀《神農(nóng)本經(jīng)》山茱萸原主寒熱
,其所主之寒熱
,即肝經(jīng)虛極之寒熱往來也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!侗窘?jīng)》:主心下邪氣寒熱
,溫中
,逐寒濕痹
,去三蟲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!独坠谥苏摗罚簤言獨猓鼐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!秳e錄》:腸胃風(fēng)邪,寒熱疝瘕
,頭風(fēng),風(fēng)氣去來
,鼻塞
,目黃,耳聾
,面皰,溫中
,下氣
,出汗,強陰
,益精,安五臟,通九竅
,止小便利
,明目,強力
。9.《藥性論》:治腦骨痛,止月水不定
,補腎氣
,興陽道,添精髓
,療耳鳴,除面上瘡
,主能發(fā)汗
,止老人尿不節(jié)。10.《日華子本草》:暖腰膝
,助水臟,除一切風(fēng)
,逐一切氣
,破癥結(jié),治酒皶
。11.《珍珠囊》:溫肝。12.《本草求原》:止久瀉
,心虛發(fā)熱汗出
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山茱萸

拼音注音 : Shān Zhū Yú

別名 : 萸肉

、山萸肉
、藥棗、棗皮

來源 : 為山茱萸科燈臺樹屬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 Sieb.et Zucc.,[Macrocarpium officinale(Sieb. Et Zucc.)Nakai]以除去種子的果實入藥。秋季霜降后

,果實變紅時采摘
,用炭火烘焙至適度,去種子
,再曬干
,即為山萸肉。

生境分布 : 生于山坡灌木叢中

,分布于山西
、陜西、山東
、安徽
、浙江
、河南、四川等省

原形態(tài) :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約4米

。樹皮淡褐色
,成薄片剝裂。枝皮灰棕色
,小枝無毛。單葉對生
,具短柄
;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長5~12厘米
,寬3~4.5厘米,先端漸尖
,基部圓或楔形
,全緣,上面蔬生平貼毛
,下面粉綠色,毛較密
,側(cè)脈6~8對
,脈液有黃褐色毛叢。夏季先葉開黃色花
,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,基部具4個小型苞皮
,花萼裂片4
,不明顯;花瓣4
,長約3毫米
;雄蕊4,與花瓣互生
;子房下位
,2室
,花柱1
。核果長橢圓形,光滑
,熟時紅色,果梗細長
,果皮干后呈網(wǎng)紋狀
。種子長橢圓形,兩端鈍圓

栽培 : 喜陽光、宜肥沃疏松的砂質(zhì)壤土種植

。用種子繁殖
,播前應(yīng)行催芽,即選無病
、飽滿子種,于向陽排灌方便的地方
,挖長6尺
、寬3尺、深8寸的坑
。每坑放子種100斤
。將坑整平后
,先鋪細沙一層
,上鋪一層種子,再放一層細沙
,如此反復(fù)鋪放三層,最上一層鋪沙1寸以上
,坑口留4寸深
,以利保墑
。春季萸芽長1分許下種,條播
,行距0.8~1尺;點播
,每簇2~3粒
,播后約一周出苗。移栽是在第二年秋末進行
,行株距約7~8尺。

化學(xué)成分 : 果實含山茱萸甙(即馬鞭草甙cornin或verbenalin)

、番木虌甙(loganin)
、皂甙
、鞣質(zhì)、維生素A樣物質(zhì)
、沒食子酸
、蘋果酸、酒石酸及一種熔點為245的結(jié)晶性酸

藥理作用 : 1.動物實驗證實山茱萸有利尿降壓作用。2.山茱萸能能對抗組胺

、氧化鋇及乙酰膽堿所引起的腸管痙攣
。3.抑菌實驗;山茱萸在體外對志賀氏痢疾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
。4.山茱萸對于因化學(xué)療法及放射線療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,有使其升高的作用

炮制 : 酒山萸將揀凈去核的山萸肉

,用黃酒拌勻,放罐內(nèi)或其他容器內(nèi)
,封嚴,放在加水的鍋中
,蒸至酒被吸盡
,取出晾干(每100斤用黃酒20斤)。蒸山萸將揀凈去核的山萸肉
,放罐內(nèi)或籠屜等容器內(nèi)封嚴
,放在加水的鍋中,蒸至外面呈黑色時
,取出晾干

性味 :

、澀
,微溫。

功能主治 : 補益肝腎

,澀精止汗
。頭暈?zāi)垦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,耳聾
,自汗,腰膝酸軟
,陽痿
,遣精
,尿頻

用法用量 : 1~3錢。

復(fù)方 : 1.腎虛腰痛

,陽痿遣精
;山茱萸
、補骨脂
、菟絲子、金櫻子各4錢
,當歸3錢
,水煎服
。2.自汗
;山茱萸、黨參各5錢
,五味子3錢,水煎服
。3.汗出不止
;山茱萸、白術(shù)各5錢
,生龍骨
、生牡蠣各1兩(先煎),水煎服
。4.遣尿
;山茱萸、丹皮
、茯苓、覆盆子(酒炒)
、肉桂
、附片(鹽炒)、甘草各1錢
。水煎服。5.老人尿頻失禁
;山茱萸3錢
,五味子1.5錢,益智人2錢
,水煎服

備注 : 山茱萸別名棗皮云南地區(qū)產(chǎn)一種滇棗皮

,又名酸棗皮,西西果皮
,為鼠李科棗屬滇刺棗Zizy-phus mauritianaLam.的果皮
,四川德昌
、會理等地有一種土棗皮
,則為薔薇科櫻桃屬植物雕核櫻pru-nus pleiocerasus Koehne的果皮,均應(yīng)注意鑒別
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154.html.
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

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
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
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
,我們會立即處理
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
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
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
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相關(guān)文章
桑白皮
《中國藥典》:桑白皮拼音注音 : Sānɡ Bái Pí別名 : 桑根皮英文名 : CORTEX MORI來源 : 本品為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?浦参锷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
。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(fā)芽前采挖根部
羊外腎
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外腎拼音注音 :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: 羊石子(《本事方》),羊腎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。出處 : 《綱目》來源 : 為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?苿游锷窖蚧蚓d羊的睪丸
甲魚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