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ān Jiǔ Cài
別名 : 黑花野韭
出處 : 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 : 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澗、荒坡草叢中 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草本,高30厘米左右。鱗莖圓柱形,具纖維狀鱗毛。葉根生,狹線形,長(zhǎng)5~20厘米,寬約0.3厘米,全緣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性味 : 甘,平。 功能主治 : 散瘀止痛。作菜食可健脾養(yǎng)血,強(qiáng)筋壯骨。 復(fù)方 : 治跌打損傷,刀槍傷:鮮山韭菜搗爛敷患處。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ān Jiǔ Cài 別名 : 長(zhǎng)生草、不死草、野韭菜、野麥冬、書帶草、黑花野韭、黑花韭 英文名 : all-grass of Blackflower onion 出處 :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百合科植物多星韭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llium wallichii Kunth[A.tchongchanense Levl.;A.bulleyanrm Diels]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300-4800的濕潤(rùn)草坡 原形態(tài) : 多星韭 歸經(jīng) : 肝 性味 : 味辛 功能主治 : 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臨床應(yīng)用 : 作菜食可健脾養(yǎng)血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20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山韭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