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ōu Shān Huánɡ
出處 : 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來源 : 為鳶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莖。秋后采收。
生境分布 : 全國各地多有栽培。
原形態(tài) : 唐菖蒲,又名,菖蘭、劍蘭、菖蒲花、標(biāo)桿花、谷穗花、荸薺蓮。多年生草本。根須狀;球莖扁魚形,被薄膜。莖直立,多單生,高60~90厘米。葉2列,劍形,長達(dá)60厘米,漸上則漸短,寬2~4厘米,平行脈?;ㄐ蜷L穗狀,具革質(zhì)的佛焰苞。每苞內(nèi)有花1朵;花大形,紅色或黃色、白色、橙黃色、粉紅色等;花筒寬漏斗狀,裂片6,長圓形,上面3枚較大,先端鈍而短尖,有條紋;雄蕊3,著生于花筒喉部;花柱細(xì)長,柱頭3裂。蒴果長圓形,胞背開裂。種子扁平,花期7~10月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唐菖蒲屬含豐富的維生素C,淺色品種較深色品種含量高。
性味 : 性涼,味苦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,散瘀消腫。
用法用量 : 外用:搗敷患處或磨汁涂。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復(fù)方 : ①治痧癥:搜山黃二錢。切碎,開水吞服。②治瘡毒:搜山黃搗爛,拌蜂蜜等分,敷患處。③治咽喉紅痛:搜山黃研末,加冰片少許,取一分吹喉中。④治弱癥虛熱:搜山黃五錢。煎水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貴州民間草藥》)⑤治腮腺炎:標(biāo)桿花球莖在酒或水中磨成濃汁,外搽患處,每日二次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Sōu Shān Huánɡ
別名 : 搜山虎
英文名 : Corm of Breeders Gladiolus
出處 : 出自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鳶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utte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,洗凈,曬干備用或鮮用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我國各地廣為栽培。資源分布:貴州及云南一些地方常逸為半野生。
原形態(tài) : 唐菖蒲,多年生草本。高約1m。球莖扁圓球狀,直徑2.5-4.5cm,外包棕黃色膜質(zhì)包被。葉基生,或于莖上互生,嵌疊狀排成2列;葉片劍形,質(zhì)硬,長40-60cm,寬2-3cm,先端漸尖,基部鞘狀;主脈突出,具多條平行脈。花莖高50-80cm,不分枝,下部具數(shù)片互生葉;穗狀花序頂生,長25-35cm,具卵形或?qū)捖研蔚陌?枚;花單生苞片內(nèi),無柄,左右對稱,直徑6-8cm,具紅、粉紅、白、黃等艷麗色采,花被裂片6,排成2輪,內(nèi)輪3片較大,花冠管漏斗狀,向上多少彎曲而有一長形的管檐;雄蕊3,著生花被管上,多少偏向花的一側(cè);花藥藍(lán)紫色;子房下位,橢圓形,綠色3室,花柱長約6cm,先端3裂。蒴果橢圓形,長1.7-2cm,直徑約7mm,種子扁平,具膜質(zhì)翅?;ㄆ?-7月,果期7-9月。
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,夏季喜涼爽,不耐過度炎熱,氣溫過高不利生育。生育適量為20-25℃。長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,但在花芽分化以后,短日照能促進(jìn)花芽的生長和提早開花。耐寒性不強(qiáng)。喜肥沃深度的砂質(zhì)壤土,要求排水良好,向陽則有充足陽光的環(huán)境,不宜在粘重土壤及易于水澇處栽種。 栽培技術(shù) 以分球繁殖為主,雜交育種時用種子繁殖。露地栽種于3月下旬-5月下旬進(jìn)行,球莖畦地栽植行株距30cm×60cm,覆土約為球莖高度的2-3倍。 田間管理 栽后澆1-2次透水,以后松土蹲苗,防止大水爛根。進(jìn)入生長盛期,注意灌溉,保持畦土和環(huán)境濕潤,并追2-3次液肥。在抽蕾開花期,水肥必須跟上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 本品呈扁圓球形,直徑1.5-3.5cm,厚1-1.5cm。表面黃棕色、棕褐色或暗棕紅色;基部具須根痕或偶見殘根;上面中央為1尖凸?fàn)铐斞浚秆繑?shù)個,較小,分列頂芽兩側(cè)而位于同一徑向面上;全體尚見數(shù)個同心環(huán)狀線紋,為鱗片痕,有時可 見殘存的膜質(zhì)鱗葉基部。體重脆而易碎,斷面淡棕褐色或污白色,顯粉性。氣微,味辣刺舌。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:淡棕褐色。①表皮破片易察見,細(xì)胞多角形或稍長,長52-86μm,寬31-165μm,垂周壁平直或稍彎曲,氣孔可見。②大型針狀及狹條柱狀結(jié)晶易察見,常折斷,完整者長65-429μm。③薄壁組織碎塊隨處可見,細(xì)胞矩圓形、類圓形或近方形,長62-93μm,寬52-77μm,內(nèi)含淀粉粒。④淀粉粒眾多,多數(shù)為單粒,多面體形、類圓形或細(xì)小顆粒狀,直徑2-19μm;有時可見直徑13-20μm、由多數(shù)單粒組成的復(fù)粒。⑤導(dǎo)管可察見,多數(shù)為螺紋。殘存鱗片破片偶可察見,其表皮細(xì)胞狹長方形或有時端壁斜生,長156-325μm,寬25-39μm,可見氣孔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全草含阿糖配半乳聚糖-蛋白質(zhì)(arabinogalactan-protein),微量元素:鐵,錳,鉛,鋅等。 花含阿糖配-3,6-半乳聚糖(arabino-3,6-galactan)。
性味 : 涼;苦;辛;有毒
注意 : 孕婦禁服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;散瘀消腫。主瘡癰腫毒;咽喉腫痛;痄腮;痧癥;跌打損傷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外用:適量,酒磨或水磨汁涂,或搗敷。
復(fù)方 : 1.治弱癥虛熱: 搜山黃五錢。煎水服?!顿F州民間藥物》2.治腮腺炎: 標(biāo)桿花球莖在酒或水中磨成濃汁, 外搽患處,每日二次。 (《云南中草藥》)
臨床應(yīng)用 : 1.治痧癥:搜山黃二錢。切碎,開水吞服。2.治瘡毒:搜山黃搗爛,拌蜂蜜等分,敷患處。3.治咽喉紅痛:搜山黃研末,加冰片少許,取一分吹喉中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24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扇蕨
下一篇: 散瘀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