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ì Zi
出處 : 《滇南本草圖說》
來源 : 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。霜降至立冬間采摘,經(jīng)脫澀紅熟后,食用。
化學成分 : 果實含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。未熟果實含鞣質(zhì),其組成主要是花白甙。又含瓜氨酸。新鮮柿子含碘49.7毫克%。
藥理作用 : 口服柿子可促進血中乙醇之氧化。新鮮柿含碘量高,故可制成某種制劑(去除蛋白質(zhì)及膠性物質(zhì)),用于甲狀腺疾患。
歸經(jīng) : 入心、肺、大腸經(jīng)。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心、肺、大腸三經(jīng)。"②《本草匯言》:"入手太陰、陽明經(jīng) 性味 : 甘澀 注意 : 凡脾胃虛寒,痰濕內(nèi)盛,外感咳嗽,脾虛泄瀉,瘧疾等癥均不宜食。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凡食柿不可與蟹同,令人腹痛大瀉。"②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肺經(jīng)無火,因客風寒作嗽者忌之;冷痢滑泄,腸胃虛脫者忌之;脾家素有寒積及感寒腹痛、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。"③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凡中氣虛寒,痰濕內(nèi)盛,外感風寒,胸腹痞悶,產(chǎn)后、病后,瀉痢、瘧 功能主治 : 清熱,潤肺 復(fù)方 : ①治地方性甲狀腺腫:柿未成熟時 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慢性氣管炎:用柿子浸出液制成無菌水溶液(每2毫升含柿子0.6克),于膻中 各家論述 : ①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鼻者肺之竅也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ì Zi 出處 : 出自《滇南本草圖說》。1.《本草拾遺》:飲酒食紅柿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iospyros kaki Thunb.采收和儲藏:霜降至立冬間采摘 生境分布 : 多為栽培種 原形態(tài) : 落葉大喬木,高達14m。樹皮深灰色至灰黑色,長方塊狀開裂;枝開展,有深棕色皮孔,嫩枝有柔毛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8-20mm;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或近圓形,長5-18cm,寬2.8-9cm,先端漸尖或鈍,基部闊楔形,全緣,上面深綠色,主脈生柔毛,下面淡綠色,有短柔毛,沿脈密被褐色絨毛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 化學成分 : 果實含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。未熟果實含鞣質(zhì),其組成主要是花白甙(leucoanthocyanin)。又含瓜氨酸(L-cit-rulline)。新鮮柿子含碘49.7mg%。 藥理作用 : 口服柿子可促進血中乙醇之氧化。新鮮柿含碘量高,故可制成某種制劑(去除蛋白質(zhì)及膠性物質(zhì)),用于甲狀腺疾患。 歸經(jīng) : 心;肺 性味 : 甘;澀 注意 : 凡脾胃虛寒 功能主治 : 清熱;潤肺;生津;解毒。主咳嗽;吐血;熱渴 各家論述 : 1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鼻者肺之竅也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29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