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uí Tǎ Huā Yè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鳳梨科植物紅苞鳳梨的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illbergia pyramidalis Lindl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多鮮用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我國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有引種。資源分布:原產(chǎn)美洲熱帶地區(qū)。
原形態(tài) : 紅苞鳳梨 多年生草本。無莖。葉無柄,旋疊狀或簇生,6-15片;葉片闊被針形,長30-45cm,直立或稍外彎,先端鈍而有小銳尖,基部闊,下面被粉狀鱗片,葉綠有小利。穗狀花序直立,略長于葉;苞片披針形至橢圓狀被針形,長5-7cm,寬1.2,粉紅色;萼片3枚,有粉被,暗紅色;花冠藍色、紅色或綠黃色,花瓣3片,長約3-4cm,寬約0.5cm,基部有撕裂狀的小舌片2;雄蕊6枚,黃色;子房下位,3室,花枝3裂。漿果1。種子多數(shù)?;ㄆ?-3月。
栽培 :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。耐半蔭,不耐低溫。宜選擇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壤土。砂質(zhì)壤土栽培。栽培技術(shù) 用分株繁殖法。早春,自母株叢基部切取吸芽或糵芽,按行株距1m×0.5m開穴移植。田間管理 栽后淋水保苗,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濕潤,每年施腐熟的稀薄液肥4-5次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含膠質(zhì),鞣質(zhì),黃酮類化合物及天冬氨酸(as-partic acid),絲氨酸(serine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。
功能主治 : 消腫;排膿。主癰腫瘡毒
用法用量 : 外用:鮮葉適量,搗敷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36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水團花根
下一篇: 水將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