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uǐ Bǎi Zhī
別名 : 砂柳 來源 : 為怪柳科水柏枝屬植物水柏枝Myricaria germanica (L.)Desv. 性味 : 辛 功能主治 : 發(fā)表透疹。用于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 : 1~3錢 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拼音注音 : Shuǐ Bǎi Zhī 別名 : 砂柳(《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出處 :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 來源 : 為檉柳科植物水柏枝的嫩枝 生境分布 : 生于水邊 原形態(tài) : 落葉灌木,高1~2米。莖直立,具多數(shù)分枝,光滑。葉互生,鱗片狀、長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2~9毫米,寬0.5~1.5毫米,先端鈍或急尖,有腺點,藍(lán)綠色。總狀花序頂生;苞片卵狀披針形,漸尖,基部具寬膜質(zhì)邊緣;萼片5,披針形,長約4毫米,頂鈍,具干膜質(zhì)邊緣;花瓣5,粉紅、白或紫紅色,矩圓狀橢圓形,長于花萼;雄蕊10枚 性味 : 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性平,味甘咸。"②《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辛甘,溫。" 功能主治 : 治麻疹不透,風(fēng)濕痹痛,癬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外用:煎水洗。 復(fù)方 : ①治麻疹早期,發(fā)熱咳嗽,急慢性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:水柏枝一至三錢。水煎服。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②治麻疹透發(fā)不出:㈠水柏枝五錢,芫荽一兩。煎湯外洗。㈡水柏枝二錢,牛蒡子一錢,薄荷八分,升麻八分。煎服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uǐ Bǎi Zhī 別名 : 砂柳 英文名 : Germany Falsetamarisk, Twig of Germany Falsetamarisk 出處 : 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。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檉柳科植物三春水柏枝的嫩枝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000-2800的山地河谷河難 原形態(tài) : 灌木 栽培 : 生于學(xué)特性能 喜溫暖氣候 性狀 : 性狀鑒別 細(xì)枝呈圓柱形 性味 : 味辛 功能主治 : 解表透疹;祛風(fēng)止癢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3-9g 各家論述 :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疏風(fēng),解表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396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藥大辭典》:水柏枝
《中華本草》:水柏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