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: 果上葉、鴉雀還陽、巖火炮
來源 : 蘭科石仙桃屬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 Schlecht.,以假鱗莖入藥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
性味 : 微苦,涼。
功能主治 : 養(yǎng)陰潤肺。用于肺熱咳嗽,痰中帶血。
用法用量 : 0.5~1兩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Shí Zǎo Zi
別名 : 亂角蓮、六棱椎、果上葉、鴉雀還陽、巖火炮
英文名 : Bigbract Bulbophyllum
出處 : 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云南石仙桃的假鱗莖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附生于海拔310-2400m的林中樹上或林下及溝旁石山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云南石仙桃,附生植物。根莖粗壯。假鱗莖肉質(zhì),疏生,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,長2.5-5cm,頂生2枚葉。葉片披針形,革質(zhì),長7-15(-23)cm,寬(6-)9-15(25)mm,先端近鈍尖,基部收狹成短柄?;ㄝ銖谋击[片包著的幼小假鱗莖伸出??偁罨ㄐ蚓?2-18朵花;花苞片橢圓狀長圓形,先端近鈍尖拳卷狀凹陷;花小,先于葉,白色或稍帶粉紅色;萼片近等大,寬卵狀長圓形,先端鈍,舟狀,側(cè)萼片背面具脊,長4mm;花瓣和萼片近相似,唇瓣下垂,倒卵形,長5mm,基部具球狀的囊,囊長約2mm,先端鈍;合蕊柱先端平截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,稍彎曲,長10-35cm,直徑2-3mm,節(jié)明顯,節(jié)間長2-4cm。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,節(jié)上有殘存氣根。假鱗莖圓柱形,長2-3cm,直徑2-74mm,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,具縱皺紋,有的假鱗莖頂端殘葉片。質(zhì)硬,易折斷,斷面淺棕色,纖維性。氣微,味淡。
歸經(jīng) : 肺;肝經(jīng)
性味 : 甘;淡;涼
注意 : 孕婦慎服。
功能主治 : 潤肺止咳;散瘀止痛;清熱利濕。主肺癆咯血;肺熱咳嗽;你脅痛;胃腹痛;風(fēng)濕疼痛;瘡瘍腫毒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用于勞傷,周身疼痛,風(fēng)濕麻木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61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石棗
下一篇: 石柑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