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uàn Pán Zi Yè
出處 : 《江西民間草藥》
來源 : 為大戟科植物算盤子的枝葉。夏、秋季采,切碎,曬干或鮮用。
原形態(tài) : 植物形態(tài)詳"算盤子"條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全草含酚類、氨基酸、糖類。莖、葉含鞣質(zhì)。
藥理作用 : 算盤子葉水煎劑及含糖煎劑(100%),在體外有抑制志賀氏痢疾桿菌作用(平板挖洞法),其有效濃度為1:1280,且有殺菌作用(試管法)。水煎劑對其他痢疾桿菌(舒氏、弗氏、宋氏)和沙門氏菌(傷寒、副傷寒甲、豬霍亂、腸炎桿菌)亦有一定抗菌作用,而含糖煎劑效果略低,僅對史氏和弗氏痢疾桿菌,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有效。
性味 : 《廣西中藥志》:"苦澀,涼;有小毒。"
注意 : 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:"孕婦忌服。"
功能主治 : 清熱利濕,解毒消腫。治痢疾,黃疸,淋濁,帶下,感冒,咽喉腫痛,癰癤,漆瘡,皮疹瘙癢。①《廣西中藥志》:"利濕,破血,解漆毒、蛇毒。治漆瘡,赤白痢疾,跌打損傷,蛇咬毒。"②《廣東中藥》Ⅱ:"消滯,化濕,清熱,舒筋活絡(luò)。治痢疾,感冒,流感,過度體力疲勞,鼠、蛇咬傷。"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;或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
復(fù)方 : ①治痢疾:算盤珠鮮葉五至七錢。搗爛,沖開水燉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②治下痢膿血:算盤子葉,焙干研末,每次二錢,茶調(diào)送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③治黃疸:算盤子葉二兩,炒大米一、二兩。水煎,不拘時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④治白濁、白帶:算盤子莖葉酌量。內(nèi)服外洗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⑤治咽喉腫痛:鮮算盤子葉一至二兩,煎湯調(diào)蜜頻咽服。(《泉州木草》)⑥治喉癰:算盤子鮮全草一至二兩。含雄雞燉湯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⑦治毒蛇咬傷:算盤子枝端嫩葉,搗爛敷傷處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⑧治牙痛:算盤珠葉適量。搗爛調(diào)冬蜜敷貼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⑨治皮疹瘙癢:算盤子葉煎湯洗患處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⑩治癤腫、乳腺炎:算盤子鮮葉搗爛外敷。同時用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⑾治蜈蚣咬傷:算盤子鮮葉搗爛敷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胃腸炎:取算盤子樹葉1斤,加水1000毫升,煎2小時左右,使成500毫升,冷卻過濾加防腐劑備用。每次口服50~100毫升,每日3次。一般在服藥后第1日,腹脹、腹痛,腹瀉減輕,食欲增進。繼續(xù)治療3~5日后,癥狀即完全消失。若無并發(fā)癥一律不加用其他藥物。治療急性腸炎、慢性腸炎、單純性腹瀉共100例,痊愈88例,進步4例,無效1例,中止治療7例。治愈率為88%。
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
拼音注音 : Suàn Pán Zi Yè
別名 : 野南瓜葉。
英文名 : Leaf of Puberulous Glochidion
出處 : 出自《江西民間草藥》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大戟科植物算盤子Glochidion puberum (L.)Hutch.的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lochidion puberum (L.)Huteh.[Agy neia pubera L.]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備用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山坡灌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算盤子 直立多枝灌木,高l-3m。小枝灰褐色,密被銹色或黃褐色短柔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1-3mm,被柔毛;托葉三角形至狹三角形,長1-2mm,被柔毛;葉長圓形至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,稀卵形或倒卵形,長3-9cm,寬1.2-3.5cm,先端鈍至急尖,稀近圓形,常具小尖頭,基部楔形至鈍形,上面僅中脈被疏短柔毛或幾無毛,下面粉綠色,密被短柔毛,側(cè)脈5-8對,下面明顯?;▎涡酝昊虍愔?,花小,2-5朵簇生于葉腋;無花瓣;萼片6,2輪;雄花花梗細(xì),長l-8mm,通常被柔毛,萼片質(zhì)較厚,長圓形至狹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,外被疏短柔毛;雄蕊3枚,合生成柱狀,無退化子房;雌花花梗長l-3mm,密被柔毛,花萼與雄花的近同形,但稍短而厚,兩面均被毛;子房密被絨毛,8-10室,花柱合生成環(huán)狀,長寬與子房幾相等,先端不擴大,與子房連接處縊縮。蒴果扁球形,直徑8-15mm,常具8-10條明顯縱溝,先端具環(huán)狀稍伸長的宿花柱,密被短柔毛,成熟時帶紅色,種子近腎形,具三棱,長約4mm,紅褐色?;ㄆ?-10月,果期8-12月。
性狀 : 性狀鑒別 具短柄,葉片長圓形、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,長3-8cm,寬l-2.5cm,先端尖或鈍,基部寬楔形,全緣,上面僅脈上披疏短柔毛或幾無毛;下面粉綠色,密被短柔毛;葉片較厚,紙質(zhì)或革質(zhì)。氣微,味苦澀。
化學(xué)成分 : 葉含無羈萜(friedelin),無羈匝烷-1,3-二酮(friedelan-3β-ol),羽扇豆醇(lupeol),羽扇-20(29)-烯-1,3-二酮[lup-20-(29)-ene-1,3-dione]及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莖含無羈萜,無羈萜烷-3β-醇,羽扇-20(29)-烯-1,3-二酮,羽扇烯酮(lupenone),算盤子酮(glochidone),羽扇-20(29)-烯-1β-3a-二醇-3-乙酸酯[lup-20(29)-en-1莖含無羈萜,無羈萜烷-3β-醇,羽扇-20(29)-烯-1,3-二酮,羽扇烯酮(lupenone),算盤子酮(glochidone),羽扇-20(29)-烯-1β-ol-3a-yl acetate],羽扇豆-20(29)-烯-1β,3β-二醇[lup-20(29)-ene-1β,3β-diol],谷甾醇(sitosterol)。
藥理作用 : 抗菌作用:算盤子葉水煎劑及含糖煎劑(100%),在體外有抑制志賀氏痢疾桿菌作用(平板挖洞法),其有效濃度為1∶1280,且有殺菌作用(試管法)。水煎劑對其他痢疾桿菌(舒氏、弗氏、宋氏)和沙門氏菌(傷寒、副傷寒甲、豬霍亂、腸炎桿菌)亦有一定抗菌作用,而含糖煎劑效果略低,僅對史氏和弗氏痢疾桿菌,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有效。
歸經(jīng) : 大腸經(jīng)
性味 : 味苦;澀;性涼;小毒
注意 : 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:孕婦忌服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利濕;解毒消腫。主濕熱瀉?。稽S疸;淋濁;帶下;發(fā)熱;咽喉種痛;癰瘡癤腫;漆瘡;濕疹;蟲蛇咬傷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6-9g,鮮品30-60g;或焙干研末;呀絞汁。外用:適量,煎水熏洗;或搗爛敷。
復(fù)方 : ①治痢疾:算盤珠鮮葉五至七錢。搗爛,沖開水燉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②治下痢膿血:算盤子葉,焙干研末,每次二錢,茶調(diào)送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③治黃疸:算盤子葉二兩,炒大米一、二兩。水煎,不拘時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④治白濁、白帶:算盤子莖葉酌量。內(nèi)服外洗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⑤治咽喉腫痛:鮮算盤子葉一至二兩。煎湯調(diào)蜜頻咽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⑥治喉癰:算盤子鮮全草一至二兩。合雄雞燉湯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⑦治毒蛇咬傷:算盤子枝端嫩葉,搗爛敷傷處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⑧治牙痛:算盤珠葉適量。搗爛調(diào)冬蜜敷貼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⑨治皮疹瘙癢:算盤子葉煎湯洗患處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⑩治癤腫、乳腺炎:算盤子鮮葉搗爛外敷。同時用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①治蜈蚣咬傷:算盤子鮮葉搗爛敷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胃腸炎:取算盤子樹葉1斤,加水1000ml,煎2小時左右,使成500ml,冷卻過濾加防腐劑備用。每次口服50-100ml,每日3次。一般在服藥后第1日,腹脹、腹痛、腹瀉減輕,食欲增進。繼續(xù)治療3-5日后,癥狀即完全消失。若無并發(fā)癥一律不加用其他藥物。治療急性腸炎、慢性腸炎、單純性腹瀉共100例,痊愈88例,進步4例,無效1例,中止治療7例。治愈率為88%。
各家論述 : 1.《廣西中藥志》:利濕,破血,解漆毒、蛇毒。治漆瘡,赤白痢疾,跌打損傷,蛇咬毒。2.《廣東中藥》Ⅱ:消滯,化濕,清熱,舒筋活絡(luò)。治痢疾,感冒,流感,過度體力疲勞,鼠、蛇咬傷。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73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算盤子
下一篇: 算盤子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