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è Chì Yánɡ
出處 : 《吉林醫(yī)科大學(xué)通訊》
來源 : 為樺木科植物色赤楊的樹皮。春季采集 生境分布 : 生于山溪附近及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。分布我國東北等地 原形態(tài) : 色赤楊,又名:赤楊樹 藥理作用 : ①止咳 性味 : 苦澀。 功能主治 : 祛痰,消炎,鎮(zhèn)咳,平喘。治老年慢性氣管炎。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制成膠囊。 臨床應(yīng)用 : 治療慢性氣管炎:取色赤楊樹皮(冬、春季采集)制成浸膏粉,裝入膠囊,每粒約含生藥5~7.5克。每次2粒,每日3次飯后服,15天為一療程。治療61例,經(jīng)一個(gè)療程后,近期控制9例,顯效24例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è Chì Yánɡ 別名 : 水冬瓜 出處 : 出自《吉林醫(yī)科大學(xué)通訊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樺木科植物遼東榿木的樹皮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lnus sibirica Fisch .ex.Turcz.[A.hirsuta Turcz.var.sibirica(Fisch)Schneid;A.tinctoria Sarg.]采收和儲藏:冬、春季采集,干燥或半干燥或半干燥后切片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-1500m的山坡林中、河岸或潮濕地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內(nèi)蒙古、山東等地。 原形態(tài) : 落葉喬木,高6-20m。樹皮灰褐色,光滑;枝條暗灰色,有1.5-5.5cm;葉片近圓形,稀卵形 毒性 : 小鼠口服水煎劑半數(shù)致死量大于225g/kg 藥理作用 : 1.止咳、祛痰與平喘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色赤楊樹皮水煎液0.2g/只有止咳作用 性味 : 苦;性涼 功能主治 : 消熱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761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《中華本草》:色赤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