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hǔ Yánɡ Quán
別名 : 青杞、紅葵、野蘇子、野辣子、藥人豆、野枸杞
來源 : 茄科蜀羊泉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,以全草入藥。
生境分布 : 吉林、遼寧、內(nèi)蒙古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。
性味 : 苦,寒。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。主治咽喉腫痛。
用法用量 : 鮮草2兩,水煎服。
摘錄 :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拼音注音 : Shǔ Yánɡ Quán
別名 : 羊泉、羊飴、漆姑、青杞、野茄、小孩拳、紅葵、野茄子、野枸杞、野辣子、藥人豆
出處 : 蜀羊泉始錄于《本經(jīng)》?!秳e錄》載:"一名羊泉,一名羊飴,生蜀郡川谷。"《新修本草》云:"此草……葉似菊,花紫色,子類構(gòu)杞子,根如遠志,無心有糝。"《救荒本草》青杞條說:"青杞,《本草》名蜀羊泉。"描述形態(tài)多同《新修本草》,并補記:"苗高二尺余,葉似菊葉稍長,子生青熟紅。"與本種形態(tài)基本相符。《植物名實圖考》蜀羊泉圖與本種也相似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茄科植物青杞的全草或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割取全草,洗凈,切段,鮮用或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長于山坡向陽處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內(nèi)蒙古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新疆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及四川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約50cm。莖具棱角,多分枝。葉互生;葉柄長1-2cm;葉往卵形,長3-7cm,寬2-5cm,為不整齊的羽狀分裂,裂片闊線形或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突窄,延為葉柄。二歧聚傘花序,頂生或腋外生;總花梗長約1-2.5cm;花梗長5-8mm,基部具關(guān)節(jié);萼小,杯狀,5裂,萼齒三角形;花冠青紫色,先端深5裂,裂片長圓形;雄蕊5;子房卵形,2室,柱頭頭狀。漿果近球形,熟時紅色;種子扁圓形。花期夏秋間,果熟期秋末冬初。
性味 : 味苦;性寒;小毒
功能主治 : 清熱解毒。主咽喉腫痛;目昏赤;乳腺炎;肋腺炎;疥癬;疥癬瘙癢
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煎水熏洗。
復方 : 蜀羊泉,《本草經(jīng)考注》:“羊泉為羊涎之假借……作蜀羊泉者,謂生蜀郡也。”“此物莖葉有粘液如漆,故有羊涎及漆姑之名也?!?/span>
各家論述 : 1.《救荒本草》:"青杞,《本草》名蜀羊泉,今祥符縣西田野中有之。苗高二尺余,葉似菊葉稍長,花開紫色。子類枸杞子,生青熟紅。根如遠志,無心有椮。采嫩葉煠熟,水浸去苦味,淘洗凈,油鹽調(diào)食。"2.《綱目》:"漆姑有二種:蘇恭所說是羊泉,陶陳所說是小草。蘇頌所說老鴉眼睛草,乃龍葵也。又黃蜂作窠,銜漆姑草汁為蒂,即此草也。"
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82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蜀葵
下一篇: 蜀葵葉薯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