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注音 : Suān Zǎo Gēn Pí
出處 : 《陜西中草藥》
來源 : 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根皮 原形態(tài) : 植物形態(tài)詳"酸棗仁"條 性味 : 《陜西中草藥》:"味澀,性溫。" 功能主治 : 治便血,燒、燙傷,高血壓,遺精,白帶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!蛾兾髦胁菟帯罚?澀精止血。治淋濁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①治便血:酸棗根皮一兩。刮去黑皮焙干,用水一碗煎至一茶杯,溫服。如不止,隔七天再服一劑。(《天津中草藥》)②治燒、燙傷:酸棗根皮三斤。切碎,水煎成膏,涂于凈布上,貼傷處。(《天津中草藥》)③治高血壓頭暈頭痛:酸棗根一兩(去外層黑皮,去木心,用內(nèi)皮)。加水煎煮兩次,分兩次服。(山東昌濰地區(qū)《赤腳醫(yī)生》(3):21,1970)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uān Zǎo Gēn Pí 英文名 : root-bark of Spine Date 出處 : 出自《陜西中草藥志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.var.spinosa (Bunge)Hu ex H.F.Chow 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Ziziphus jujuba Mill.var.spinosa (Bunge)Hu ex H.F.Chow [Z.vulgaris Lam.var.spinosa Bunge]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剝,洗凈,曬干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向陽或干燥的山坡、山谷、丘陵、平原、路旁以及荒地。性耐干旱 原形態(tài) : 酸棗 落葉灌木,稀為小喬木 歸經(jīng) : 腎經(jīng) 性味 : 澀;溫 功能主治 : 止血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復(fù)方 : 1.治便血:酸棗根皮一兩 各家論述 : 《陜西中草藥》:澀精止血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85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酸棗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