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咸
拼音注音 : Shǔ Pí
出處 : 《綱目》
來源 : 為鼠科動物褐家鼠、黑家鼠等的皮 原形態(tài) : 動物形態(tài)詳"鼠"條。 功能主治 : 《綱目》:"燒灰,封癰疽口冷不合者 復方 : 治膿潰后瘡不合:燒鼠皮一枚 摘錄 : 《中藥大辭典》 拼音注音 : Shǔ Pí 英文名 : Mouse shin 出處 :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 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鼠科動物褐家鼠和黃胸鼠的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2.Rattus flavipectus Milne-Edwards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捕捉,捕后剝皮,鮮用或烘干燒灰。 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棲息于住宅、陰溝、草堆、田埂、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處。 雜食性。好啃咬衣物、家具和雛禽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 原形態(tài) : 1.褐家鼠,體長15-22cm,體重72-290g。耳短而厚,前折不能遮眼。尾明顯短于體長,前足4趾,后足5趾,均具爪,后足長3.5-4cm。雌性乳數(shù)6對。被毛粗糙,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,雜有許多黑長毛 歸經(jīng) : 肺;心經(jīng) 性味 : 味甘 功能主治 : 解毒斂瘡。主癰癤瘍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: 外用:1張 復方 : 治膿潰后瘡不合: 燒鼠皮一枚 各家論述 : 《綱目》:燒灰,封癰疽口冷不合者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909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《中華本草》:鼠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