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苦
;性寒,S,中藥,鼠舌草" />
拼音注音 : Shǔ Shé Cǎo
別名 : 肥豬草
出處 : 始載于《四川峨眉山藥植志》。
來源 : 藥材基源:為蕁麻科植物隆脈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ilea lomatogramma Hand.- Mazz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生境分布 :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000-1600m的林下陰濕處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 : 草本,高15-30cm,帶紫紅色。根狀莖匍匐。莖多分枝 性味 : 味甘;苦 功能主治 : 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 : 內(nèi)服:煎湯 各家論述 :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全草用于陰寒腹痛,燒燙傷 摘錄 : 《中華本草》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cys1996.com/zhongyaocai/2091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